查古籍
吳(三二)形體豐肥.素嗜甘美.近起口甜.是脾胃伏熱未清.古稱脾痹.而不饑不食.多屬有諸.
鮮竹茹(二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 川連(六分) 枳實(shí)(一錢) 橘紅(一錢) 黑山梔(一錢五分) 佩蘭葉(一錢五分)
□
貝(三○)熱邪蘊(yùn)結(jié)中焦.不饑不食.口甜.此屬脾痹.
佩蘭葉(三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 枳實(shí)(一錢) 竹茹(一錢五分) 橘紅(一錢) 川連(四分) 塊茯苓(三錢)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吳(三二)形體豐肥.素嗜甘美.近起口甜.是脾胃伏熱未清.古稱脾痹.而不饑不食.多屬有諸.
鮮竹茹(二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 川連(六分) 枳實(shí)(一錢) 橘紅(一錢) 黑山梔(一錢五分) 佩蘭葉(一錢五分)
□
貝(三○)熱邪蘊(yùn)結(jié)中焦.不饑不食.口甜.此屬脾痹.
佩蘭葉(三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 枳實(shí)(一錢) 竹茹(一錢五分) 橘紅(一錢) 川連(四分) 塊茯苓(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