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摘粹》 心腹痛

    作者: 未知

    心腹疼痛者,土濕而木賊之也。土濕而胃膽上逆,則痛在心胸,土濕而肝脾下陷,則痛在少腹。

    若中氣頹敗,木邪內(nèi)侵,則不上不下,痛在當(dāng)臍,更為劇也。上痛者熱多而風(fēng)少,下痛者風(fēng)多而熱少,而究其根源,總屬濕寒所致。如痛在心胸,熱多者以柴胡牡蠣湯主之。如痛在少腹,寒多者以姜苓桂枝湯主之。如因食積而疼,宜溫下者,以大黃附子湯主之,或以濃樸七物湯主之。如因水積而疼者,以五苓湯主之,或以十棗湯主之。如因血積而疼者,以桂枝茯苓丸主之,或以下瘀血湯主之。如因痰積而疼者,以姜苓半夏湯主之。如因蟲積而疼者,以烏梅丸主之。如無(wú)宿物,專屬寒濕者,以大建中湯附子粳米湯主之。

    柴胡牡蠣湯

    柴胡(三錢) 牡蠣(一錢粉) 甘草(二錢) 栝蔞(三錢) 半夏(三錢)芍藥(三錢) 生姜(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如胸痹疼,仍宜用金匱方治之。

    姜苓桂枝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當(dāng)歸(三錢) 生姜(三錢)半夏(三錢) 杏仁(三錢) 砂仁(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如寒甚,加附子。

    大黃附子湯

    大黃(三錢) 附子(三錢) 細(xì)辛(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濃樸七物湯

    濃樸(四錢) 大黃(二錢) 枳實(shí)(一錢半) 桂枝(一錢半) 甘草(一錢半)生姜(二錢半) 大棗(二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嘔者加半夏,寒者再加生姜。

    五苓湯 十棗湯(方均見痰飲)

    桂枝茯苓丸

    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去皮尖) 芍藥(各等分) 陳皮(三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瘥,加至三丸。

    下瘀血湯

    大黃(三兩) 桃仁(二十個(gè)) 蟲(二十枚去足翅)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杯,煮一丸,取八分,頓服之。

    姜苓半夏湯(方見痰飲)烏梅丸(方見蛔蟲)

    大建中湯

    蜀椒(二錢炒去汗) 干姜(四錢) 人參(二錢) 水二杯,煎一杯,去滓,入膠飴四錢,煎取八分,溫服,如一炊頃,可食熱粥半碗。

    附子粳米湯

    附子(二錢制) 半夏(四錢) 甘草(一錢炙) 粳米(五錢布包)大棗(二枚) 生姜(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日夜作三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