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摘粹》 痰飲

    作者: 未知

    痰飲者,肺腎之病也。其根由于土濕,蓋肺氣降而化水,腎水升而化氣,一自陽衰土濕,肺氣壅滯不能化水,腎水凝瘀不能化氣,氣不化水則郁蒸于上而為痰,水不化氣則停積于下而為飲。痰飲伏留,清道堵塞,此壅嗽發(fā)喘,息短胸滿,眠食非舊,喜怒乖常,諸變證所由作也。如痰飲伏留而脹滿者,以姜苓半夏湯主之,或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如痰飲停滯而喘喇者,以小青龍湯主之,或以麻黃射干湯主之。如飲積于上,氣不化水,致飲留心下而化痰者,以桂苓甘術湯主之。如飲積于下,水不化氣,致飲泛胸中而化痰者,以真武湯主之。如水飲停瘀臟腑,上在胸膈,宜泄其氣分者,以十棗湯主之。下在臍腹,宜泄于水道者,以豬苓湯主之。流溢經(jīng)絡,宜泄于汗孔者,以五苓散主之。

    如一切痰飲可吐者,以瓜蒂散主之。

    姜苓半夏湯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甘草(一錢) 半夏(三錢) 杏仁(三錢) 生姜(三錢)陳皮(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如上熱者,加黃芩、貝母。下寒者,佐干姜、附子。宿痰膠固難行者,加枳實開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見喘促)小青龍湯(方見《傷寒》)麻黃射干湯(方見《金匱》)

    桂苓甘術湯

    茯苓(四錢) 白術(三錢) 桂枝(三錢) 甘草(一錢半炙) 水煎大半杯,溫服。

    真武湯

    茯苓(三錢) 白芍(三錢) 生姜(三錢) 白術(二錢) 附子(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十棗湯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異篩,秤末,合和之。水二杯,先煮大棗十枚,至七分,去渣滓,納藥末。強人服八九分,羸人服五六分,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明日更服,加三分,利后糜粥自養(yǎng)。

    豬苓湯(方見瘟疫)

    五苓散

    豬苓(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白術(十八銖) 桂枝(半兩) 茯苓(十八銖) 共為末,以白飲和服三錢,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按∶白飲即白開水)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上各等分為末,取二錢,以香豉一撮,用熱湯煮作稀糜,和藥散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家,不可與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