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摘粹》 泄瀉

    作者: 未知

    泄瀉者,肝脾之下陷也。常人谷貯于大腸,水滲于膀胱,一自土濕而脾無蒸化之力,木郁而肝失疏泄之權(quán),則水氣不入于膀胱,而與谷合趨于大腸,此泄瀉所由作也。其土濕盤結(jié)于胸腹,則生脹滿。其木郁沖激于臟腑,則生疼痛,其勢使之然也。如泄瀉初起,腹痛脹滿,小水不利,病屬寒濕者,以胃苓湯加減主之。如脾陽已敗,腸胃寒滑者,以茯苓四逆湯主之。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以通脈四逆湯主之。如五更至天明,腹痛而瀉,有定候,屬脾腎虛寒者,以四神丸主之。如久瀉寒熱并作者,以烏梅丸主之。

    胃苓湯

    (方見氣鼓) 加生姜三斤,水煎大半杯,溫服。如寒甚下利清谷,或加干姜、附子。

    或加吳茱萸。如熱甚下利腸垢,去桂枝,加黃芩。如虛甚,加人參。

    茯苓四逆湯

    人參(二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干姜(三錢) 附子(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嘔加半夏。

    通脈四逆湯

    干姜(五錢) 附子(三錢) 甘草(三錢炙) 水煎大半杯,溫服。

    加味理中湯

    人參(三錢) 白術(shù)(三錢) 干姜(二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山藥(三錢)扁豆(三錢) 脾虛作瀉者,宜用此方。

    四神丸

    補骨脂(四兩酒炒) 肉豆蔻(面煨去油) 五味子(各二兩) 吳茱萸(一兩湯泡)

    以大棗八十一枚,生姜四兩,同煮爛,去皮核,和為丸,如梧子大,臨睡以米湯送下四錢。去肉豆蔻,加人參、茯苓、干姜、附子、罌粟殼,以米湯泛丸,更效。

    烏梅丸

    烏梅(九十三枚) 細(xì)辛(六錢) 干姜(一兩) 黃連(一兩六錢) 蜀椒(四錢炒) 當(dāng)歸(四錢) 桂枝(六錢) 附子(六錢) 人參(六錢) 黃柏(六錢) 各研末,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飯上蒸之,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入煉蜜,共搗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飲食,白飲和服十丸,日三服,漸加至二十丸。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