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摘粹》 厥證

    作者: 未知

    厥證者,四肢逆冷是也。其證不一,各有致病之由。如手足厥寒,脈微欲絕,為寒厥屬表者,以當(dāng)歸四逆湯主之。如四肢厥冷,脈細(xì)欲絕,為寒厥屬里者,以通脈四逆湯主之。如陰陽不相順接,四肢厥冷,為熱厥屬表者,以四逆散主之,如內(nèi)火熾盛,或大便結(jié)閉,熱在臟腑,逼陰于外,而四肢逆冷,為熱厥屬里者,以白虎承氣湯主之。如猝然暴死,名為大厥者,以半夏末方主之。如身脈皆動(dòng),而形無知,名為尸厥者,以還魂湯主之。如氣血俱亂,相薄成厥,名為薄厥者,以蒲黃酒方主之,如因暴怒而得者,名為氣厥,以七氣湯主之。如因痰動(dòng)而得者,名為痰厥,以二術(shù)二陳湯主之。如因過飽而得者,名為食厥,以平胃散主之。如因醉后而得者,名為酒厥,以五苓散主之。如婦人氣厥、血厥如死人者,以白薇湯主之。

    當(dāng)歸四逆湯

    (方見痢疾)

    通脈四逆湯

    (方見泄瀉)

    四逆散

    柴胡 白芍 枳實(shí) 甘草各等分共為末,每服三錢,米湯調(diào)下,日三服。

    白虎湯

    石膏(八錢生研) 知母(三錢) 甘草(一錢) 粳米(四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大承氣湯

    (方見溫證)

    半夏末方

    用半夏研細(xì)末,搐鼻中,取嚏,厥回后,再議藥。

    還魂湯

    麻黃(三錢) 杏仁(二十五粒去皮尖) 肉桂(一錢) 甘草(一錢炙) 水煎大半杯,溫服。

    蒲黃酒方

    生蒲黃(一兩) 黑豆(二兩) 先將黑豆炒香,合蒲黃,以濕酒淋下,取酒飲一杯。

    七氣湯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濃樸(二錢) 蘇葉(二錢)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枳殼、杏仁、砂仁、陳皮均可加。

    二術(shù)二陳湯

    茯苓(四錢) 半夏(三錢) 陳皮(三錢) 甘草(一錢) 蒼術(shù)(二錢) 白術(shù)(二錢)

    加南星、竹瀝、姜汁水煎服。

    平胃散

    (方見吞酸) 加蘿菔子三錢,煎服探吐。

    五苓散

    (方見痰飲) 去桂枝加黃連、黃芩、干葛水煎服。

    白薇湯

    白薇(三錢) 人參(三錢) 當(dāng)歸(三錢) 甘草(二錢炙) 水煎大半杯溫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