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產(chǎn)后血虛氣憊,諸病叢生。蓋妊娠之時,胎成一分,則母氣盜泄一分,胎氣漸成,母氣漸泄,十月胎完,而母氣耗損,十倍尋常,不過數(shù)胎,而人已衰矣。母氣傳子,子壯則母虛,自然之理也。但十月之內(nèi),形體雖分,而呼吸關(guān)通,子母同氣,胎未離腹,不覺其虛。及乎產(chǎn)后,胎妊已去,氣血未復,空洞虛豁,不得充灌,動即感傷,最易為病。胎時氣滯血凝,積瘀未盡, 瘕續(xù)成者,事之常也。氣血虧乏,脾虛肝燥,郁而克土,腹痛食減者,亦復不少。而痙冒便難,尤為易致,是為產(chǎn)后三病。血弱經(jīng)虛,表疏汗泄,感襲風寒,是以病痙。痙者,筋脈攣縮,頭搖口噤項強而背折也。氣損陽虧,凝郁內(nèi)陷,群陰閉束,是以病冒。冒者,清氣幽埋,不得透發(fā),昏憒而迷罔也。津枯腸燥,陰凝氣結(jié),關(guān)竅閉結(jié),是以便難。便難者,糟粕艱阻,不得順下,原于道路之梗塞,非關(guān)陽旺而火盛也。
總之,胎氣生長,盜泄肝脾,土虛木賊,為諸病之本,土氣不虧,不成大病也。如瘀血蓄積,木郁腹痛者,以桃仁鱉甲湯主之。如脾虛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減,渴欲飲水者,以桂枝丹皮地黃湯主之。
如風傷衛(wèi)氣,而病柔痙,發(fā)熱汗出者,以桂枝栝蔞首烏湯主之。如寒傷營血,而病剛痙,發(fā)熱無汗者,以葛根首烏湯主之。如陽虛郁冒者,以桂枝茯苓人參湯主之。如津虧木燥,大便艱難者,以蓯蓉杏仁湯主之。如飲食不消者,以姜桂苓砂湯主之。如血崩氣虛者,以艾葉姜苓阿膠湯主之。如產(chǎn)后血暈,緣血熱乘虛,逆上凌心,以致昏迷不省,氣閉欲絕者,以童便一鐘,乘熱服之。如產(chǎn)后陰血暴脫,因陰虛發(fā)熱者,以當歸補血湯主之。如產(chǎn)后胎衣不下,腹中脹急者,以牛膝散主之。如產(chǎn)婦乳少者,以豬蹄湯主之。
桃仁鱉甲湯
桃仁(三錢) 鱉甲(三錢) 丹皮(三錢) 丹參(三錢) 桂枝(三錢) 甘草(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瘀血蓄積,木郁腹痛者,內(nèi)熱加生地、內(nèi)寒加干姜。
桂枝丹皮地黃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甘草(二錢) 丹皮(三錢) 地黃(三錢) 當歸(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脾虛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減,渴欲飲水者,氣虛加人參,水寒土濕加干姜、茯苓。
桂枝栝蔞首烏湯
桂枝(三錢) 芍藥(二錢) 甘草(二錢) 栝蔞根(三錢) 首烏(三錢) 生姜(三錢)大棗(三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風傷衛(wèi)氣,而病柔痙,發(fā)熱汗出者。
葛根首烏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甘草(二錢) 葛根(三錢) 麻黃(二錢) 首烏(三錢) 生姜(三錢) 大棗(三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傷營血,而病剛痙,發(fā)熱無汗者。
桂枝茯苓人參湯
人參(三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桂枝(三錢) 生姜(三錢) 大棗(三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陽虛郁冒。
蓯蓉杏仁湯
甘草(二錢) 杏仁(二錢) 白蜜(一兩) 肉蓯蓉(三錢) 水煎大半杯,入白蜜,溫服。
治津虧木燥,大便艱難。
姜桂苓砂湯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生姜(三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砂仁(一錢研) 水煎大半杯,入砂仁末,溫服。治飲食不消。
艾葉姜苓阿膠湯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芍藥(三錢) 生姜(三錢) 丹皮(三錢) 首烏(三錢)阿膠(三錢) 艾葉(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血崩。如氣虛,加人參。
當歸補血湯
(方見頭痛)
牛膝散
牛膝 川芎 蒲黃(炒) 丹皮(各二兩) 桂心(四錢) 當歸(一兩半) 共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治胎衣不下,腹中脹急者。
豬蹄湯
生黃 (一兩) 當歸(五錢) 白芷(三錢) 木通(一錢) 以豬前蹄二只,煮汁五碗,以二碗半煎藥,至八分碗服,偃面臥一時,其乳擦一晌,令人吮之。渣再用豬蹄汁煎服。治產(chǎn)婦乳少者。
(按∶“乳擦一晌”,疑有訛誤。服藥后自覺乳房有異,似應揉按片刻,再令兒吮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產(chǎn)后血虛氣憊,諸病叢生。蓋妊娠之時,胎成一分,則母氣盜泄一分,胎氣漸成,母氣漸泄,十月胎完,而母氣耗損,十倍尋常,不過數(shù)胎,而人已衰矣。母氣傳子,子壯則母虛,自然之理也。但十月之內(nèi),形體雖分,而呼吸關(guān)通,子母同氣,胎未離腹,不覺其虛。及乎產(chǎn)后,胎妊已去,氣血未復,空洞虛豁,不得充灌,動即感傷,最易為病。胎時氣滯血凝,積瘀未盡, 瘕續(xù)成者,事之常也。氣血虧乏,脾虛肝燥,郁而克土,腹痛食減者,亦復不少。而痙冒便難,尤為易致,是為產(chǎn)后三病。血弱經(jīng)虛,表疏汗泄,感襲風寒,是以病痙。痙者,筋脈攣縮,頭搖口噤項強而背折也。氣損陽虧,凝郁內(nèi)陷,群陰閉束,是以病冒。冒者,清氣幽埋,不得透發(fā),昏憒而迷罔也。津枯腸燥,陰凝氣結(jié),關(guān)竅閉結(jié),是以便難。便難者,糟粕艱阻,不得順下,原于道路之梗塞,非關(guān)陽旺而火盛也。
總之,胎氣生長,盜泄肝脾,土虛木賊,為諸病之本,土氣不虧,不成大病也。如瘀血蓄積,木郁腹痛者,以桃仁鱉甲湯主之。如脾虛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減,渴欲飲水者,以桂枝丹皮地黃湯主之。
如風傷衛(wèi)氣,而病柔痙,發(fā)熱汗出者,以桂枝栝蔞首烏湯主之。如寒傷營血,而病剛痙,發(fā)熱無汗者,以葛根首烏湯主之。如陽虛郁冒者,以桂枝茯苓人參湯主之。如津虧木燥,大便艱難者,以蓯蓉杏仁湯主之。如飲食不消者,以姜桂苓砂湯主之。如血崩氣虛者,以艾葉姜苓阿膠湯主之。如產(chǎn)后血暈,緣血熱乘虛,逆上凌心,以致昏迷不省,氣閉欲絕者,以童便一鐘,乘熱服之。如產(chǎn)后陰血暴脫,因陰虛發(fā)熱者,以當歸補血湯主之。如產(chǎn)后胎衣不下,腹中脹急者,以牛膝散主之。如產(chǎn)婦乳少者,以豬蹄湯主之。
桃仁鱉甲湯
桃仁(三錢) 鱉甲(三錢) 丹皮(三錢) 丹參(三錢) 桂枝(三錢) 甘草(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瘀血蓄積,木郁腹痛者,內(nèi)熱加生地、內(nèi)寒加干姜。
桂枝丹皮地黃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甘草(二錢) 丹皮(三錢) 地黃(三錢) 當歸(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脾虛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減,渴欲飲水者,氣虛加人參,水寒土濕加干姜、茯苓。
桂枝栝蔞首烏湯
桂枝(三錢) 芍藥(二錢) 甘草(二錢) 栝蔞根(三錢) 首烏(三錢) 生姜(三錢)大棗(三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風傷衛(wèi)氣,而病柔痙,發(fā)熱汗出者。
葛根首烏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甘草(二錢) 葛根(三錢) 麻黃(二錢) 首烏(三錢) 生姜(三錢) 大棗(三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傷營血,而病剛痙,發(fā)熱無汗者。
桂枝茯苓人參湯
人參(三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桂枝(三錢) 生姜(三錢) 大棗(三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陽虛郁冒。
蓯蓉杏仁湯
甘草(二錢) 杏仁(二錢) 白蜜(一兩) 肉蓯蓉(三錢) 水煎大半杯,入白蜜,溫服。
治津虧木燥,大便艱難。
姜桂苓砂湯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生姜(三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砂仁(一錢研) 水煎大半杯,入砂仁末,溫服。治飲食不消。
艾葉姜苓阿膠湯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芍藥(三錢) 生姜(三錢) 丹皮(三錢) 首烏(三錢)阿膠(三錢) 艾葉(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治血崩。如氣虛,加人參。
當歸補血湯
(方見頭痛)
牛膝散
牛膝 川芎 蒲黃(炒) 丹皮(各二兩) 桂心(四錢) 當歸(一兩半) 共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治胎衣不下,腹中脹急者。
豬蹄湯
生黃 (一兩) 當歸(五錢) 白芷(三錢) 木通(一錢) 以豬前蹄二只,煮汁五碗,以二碗半煎藥,至八分碗服,偃面臥一時,其乳擦一晌,令人吮之。渣再用豬蹄汁煎服。治產(chǎn)婦乳少者。
(按∶“乳擦一晌”,疑有訛誤。服藥后自覺乳房有異,似應揉按片刻,再令兒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