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綱目》 癭瘤

    作者: 樓英

    〔《靈》〕虛邪之入于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有所疾前筋,(“疾前”二字,衍文也,筋當作“結”。)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fā)為筋溜。有所結,氣歸之,衛(wèi)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為腸溜。久者數(shù)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于骨,骨與氣并,日以益大,則為骨疽。有所結,中于肉,宗氣居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疽。凡此數(shù)氣者,其發(fā)無常處,而有常名也。(刺節(jié)真邪篇 此皆虛邪中人為病弗去而久留著,故積歲累月而成疽瘤也。)

    〔子和〕新寨一婦人,年四十余,有瘤三瓣,戴人令以咸吐之。三涌、三汗、三下,癭已消半。

    次服化癭之藥,遂大消去。夫病在上者,皆宜吐,亦自有消息之法耳。

    〔河〕瘤氣赤瘤丹 ,熱勝氣也,火之色也。

    〔丹〕癭氣先須斷濃味。

    海藻(洗,一兩) 黃連(二兩)

    上為末,以少許置掌中,時時舐之,津咽下。如消三分之二,須止后服。一方,用黃柏二兩,海藻一兩,不用黃連亦佳。

    治癭氣結核,累累腫硬。以昆布一兩,洗去咸,搗為末,每用一錢。綿裹于好醋中浸過,含之咽津,藥味盡,再噙之。

    〔《肘》〕治頸下卒結囊,欲成癭。海藻一斤,洗去咸,酒浸飲之。

    〔無〕破結散

    海藻(洗) 草龍膽 海蛤 通草 昆布 礬石(枯) 松蘿(各三分) 麥面(四分)半夏 貝母(各二分)

    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鯽魚、豬肉、五辛、生菜、諸雜毒物。十日知,二十日愈。

    〔《濟》〕玉壺散治三種癭。

    海藻(洗) 海帶(洗) 昆布 雷丸(各一兩) 青鹽 廣術(各半兩)

    上等分為細末,陳米飲丸,如榛子大,噙化。以煉蜜丸,亦好。

    〔子和〕人參化癭丹

    海帶(洗) 海藻(洗) 海蛤 昆布(以上四味皆焙) 澤瀉(炒) 連翹(以上各等分)豬靨 羊靨(各十枚,豬羊靨即豬羊外腎,乃囊中之卵也)

    上為末,蜜丸,如雞頭大。臨臥噙化一二丸,忌油膩物。

    〔羅〕寶金散偏醫(yī)癭氣無不瘥。

    豬羊靨(十對。暖水洗去脂膜后曬干,杵為細末) 海藻(洗) 海帶(各二兩。洗)丁香 木香 琥珀(研) 麝香(研,各一分) 真朱(研,半兩)

    上件,先將丁香、木香、海藻、海帶杵為細末,入下項藥味,合和再研細,重羅過,每服一錢,熱酒一盞調服,夜臥服,垂頭而睡。若在室男女,十服必效。如男子、婦人患者,一月見效,有胎不可服。

    海帶丸治癭氣,久不消。

    海藻(洗) 貝母 青皮 陳皮

    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食后噙化一丸,大效。

    〔羅〕枯瘤方名一井散

    砂 粉霜 雄黃(以上各二錢) 輕粉 沒藥 乳香(以上各一錢) 土黃(三錢,做土黃法∶砒黃另末二兩,木鱉子半兩去殼,巴豆半兩去油, 砂另為末二錢,上以砒黃一處為末,用木鱉子同石腦油成一塊,油紙裹定,埋于地坑內四十九日,取出于瓷器盛,掰作小塊研細,少許。砒黃即雌黃)

    上為細末,以津調涂瘤頂,外邊歇一韭葉,先以花紙貼之,上用小黃膏貼之。

    小黃膏

    黃柏 黃芩 大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水調為糊,比前藥大一遭,三日一易,至八九日不取,直候可取。一方,單用黃柏末亦佳。

    〔丹〕小兒丹瘤。蓖麻子五個,去皮,研入面一匙,水調涂之,甚妙。(出小兒門。)

    〔羅〕生肌青龍散

    訶子皮 高茶 龍骨

    上件各等分為細末,干摻上。

    枯瘤方

    砒 砂 黃丹 雄黃 輕粉(以上各一錢) 斑蝥(生用,三十個) 朱砂 乳香 沒藥(各一錢)

    上研為末,糯米粥為丸,捏作棋子樣,爆干。先灸破瘤頂三炷,以藥餅蓋上,用黃柏末以水調貼之,數(shù)日,自然枯干落下。

    一方以銅綠為末,草刺瘤破,摻上以膏藥涂之。

    〔世〕點瘤 方神驗。

    桑柴灰 棗樹灰 黃荊灰 桐殼灰(各二升半) 蕎麥灰(少)

    上以沸湯淋汁五碗許,澄清,入斑蝥四十個,穿山甲五片,乳香、腦子不拘多少,約五碗煎作二碗,用瓷器盛之。乳香、腦子,候冷入之。后臨用時,入新鍛石調成膏,神妙。敷瘤上,干以清水潤之,其效如神。

    〔羅〕枯瘤方

    桑柴灰(三碗) 鍛石(三碗) 朽木(三兩) 干桑耳(三兩) 草烏(半斤) 川烏(四兩)

    上朽木等四味,一處燒灰,令存性,同前二灰研勻,用水一桶,淋汁,如法熬成膏用之。

    〔東〕諸癭惡氣∶肩 (男左灸十八壯,右十七壯。女右灸十八壯,左十七壯。)

    又法∶天府(七七壯) 沖陽(隨年壯。)

    〔《甲》〕癭,天窗(一作天容,《千金》作天府)及 會主之。癭瘤,氣舍主之。

    〔子和〕在西華,眾人皆訕以為吐瀉而已。一日,魏壽之與戴人入食肆中,見一夫病一瘤,正當目上網內 ,色如灰李,下垂覆目睛,不能視物。戴人謂壽之曰∶吾不待食熟,立取此瘤。魏未之信也。戴人曰∶吾與爾取此瘤何如?其人曰∶人皆不敢割。戴人曰∶吾非用刀割,別有一術。其人從之。乃引入一小室中,令俯臥一床,以繩束其 ,刺委中大出血,先令以手揉其目瘤上,亦刺出雀糞,立平出戶。壽之大驚。戴人曰∶人之有技,可盡窺乎。郜城,戴人之鄉(xiāng)也。

    一女子未嫁,年十八,兩手背皆有瘤,一類雞距,一類羊角,腕不能釧,向明望之,如桃膠然。夫家欲棄之,戴人見之曰∶在手背者,為膠瘤,在面者,為粉瘤,此膠瘤也。以 針十字刺破,按出黃膠膿三二匙,立平。瘤核更不再作,婚事復成。非素明者,不敢用此法耳。

    〔《本》〕治果報面生 瘤。方用艾丸灸十壯,即用醋磨硫黃,涂紙上,剪如螺螄掩子大,貼所灸處。更用膏藥重貼,二日一換,候癢擠出膿,如綠豆粉即愈。硫黃,羅謙甫作雄黃。

    〔無〕癭多著于肩項,瘤則隨氣凝結,此等皆年數(shù)深遠,浸大浸長。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皮色不變者,名曰肉癭。筋脈露結者,名曰筋癭。赤脈交結者,名曰血癭。隨憂愁消長者,名曰氣癭。五癭皆不可妄決破,決破則膿血崩潰,多致夭枉。瘤則有五,骨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亦不可決潰,肉瘤尤不可治,治則殺人。唯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則愈。

    〔丹〕服癭瘤藥,先須斷濃味。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