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溫中丸

    《丹溪心法》卷三:小溫中丸處方

    蒼術(shù) 川芎 香附 神曲 針砂(醋炒紅)

    制法

    上藥為末,醋糊為丸。

    功能主治

    治濕熱黃痘,癥情較輕者。

    用法用量

    空腹時用生姜湯送下;午后、食后用酒送下。

    春加川芎,夏加苦參或黃連,冬加吳茱萸或干姜。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元·《丹溪心法》:小溫中丸組成

    青皮一兩(30克),童便浸香附四兩(120克),蒼術(shù)二兩(60克),半夏二兩(60克),白術(shù)半兩(15克),陳皮一兩(30克),苦參半兩(15克),姜汁炒黃連一兩(30克),醋炒針砂二兩(60克)。

    用法

    研末,神曲糊為丸。每服6克,每日2次。

    功效

    燥濕運(yùn)脾。

    主治

    脾虛不運(yùn),濕熱積滯內(nèi)蘊(yùn),腹部脹滿,大便溏薄,兩足浮腫,苔厚膩,脈滑。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本方加減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45例,療程為1~11個月。療效評價以患者自覺腹脹癥狀消失,超聲波提示無腹水,肝功能及白蛋白/球蛋白比例正常為顯效標(biāo)準(zhǔn)。結(jié)果:顯效19例,有效20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6.6%。(《江蘇中醫(yī)》1993年第3期)

    方解

    本方白術(shù)補(bǔ)脾燥濕,使運(yùn)化有權(quán),贊助藥力,自然邪盡化而正不傷;半夏化其濕,茯苓利其水,陳皮理其氣,甘草和其中,且皆可寓宣于補(bǔ);黃連、苦參清濕中之瘀熱;針砂、神曲化積滯之陳邪。用醋、水為丸者,凡欲散之,必先斂之,不使其邪有散漫之意耳。

    方歌

    六君子湯去人參,神曲苦參香附群,黃連針砂醋糊丸,陳皮生姜湯送餌。

    摘錄元·《丹溪心法》
更多中藥材
  •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安胃飲處方陳皮 山楂 麥芽 木通 澤瀉 黃芩 石斛功能主治胃火上沖,呃逆不止,胸脘痞悶,便結(jié)口渴,苔黃脈數(shù)。用法用量上藥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服。胃火熱甚,脈滑實者,加石膏。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醫(yī)......
  • 處方柴胡2錢,天花粉2錢,炒梔子2錢,甘草1錢,白芍3錢,丹皮3錢。功能主治少陽春溫,由春月傷風(fēng)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五......
  • 別名安胎萬全湯、安胎萬全湯處方當(dāng)歸(酒浸)1錢,川芎6分,白芍(炒)7分,熟地(姜汁浸)8分,白術(shù)1錢,黃芩1錢,黃耆(蜜炒)7分,杜仲7分,砂仁5分,阿膠6-7粒,茯苓7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孕婦三月前后,或經(jīng)惱怒,或行走失跌,損傷胎氣,......
  • 《萬病回春》卷六:安胎丸處方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條芩各30克 白術(shù)(去蘆)15克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熱,胎動不安,素慣半產(chǎn)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茶湯任下,日三服。妊娠宜常服之。摘錄《萬病回春》卷六《......
  • 處方黨參2兩,酒當(dāng)歸2兩,熟地3兩,酒條芩1兩半,淮藥1兩半,白術(shù)1兩半,酒川芎5錢,酒芍5錢,陳皮5錢,蘇梗5錢,香附5錢,杜仲5錢,續(xù)斷5錢,貝母5錢(一方加黃耆1兩,生地1兩)。功能主治安胎,止嘔定痛。主下血,于腫,子喘,子癇,肝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