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綱目》 毒蛇咬

    作者: 樓英

    〔丹〕治毒蛇傷。急以小便洗出血,次取口中唾涂之,又以牙 封傷處,敷而護之甚妙,且不痛腫。(《山居》云∶用犬糞敷患處亦佳。)

    〔世〕路行卒被蛇咬,當急扯裹腳帶扎縛傷處上下寸許,使毒瓦斯不能 傷肌體。又急用白礬安刀頭,火上溶汁沸,滴于傷處。待冷,以長篦子速挑去靨,則毒血隨出,黯腫尚未退,更滴之,以退為度。村居山僻及途中夜行,卒被蛇傷咬,難求白礬處,速作艾炷灸五壯,以唾調鹽涂之。如黯腫尚未消釋,當更灸更搽,毒涎自然流出,且不透里傷人。(蜈蚣咬亦宜灸。)

    〔世〕治一切毒蛇咬。用透明雄黃研細末,以醇酒濃調,濃搽傷處,水流出如涎,痛腫即消。一方以萵苣汁和雄黃末作餅子,候干為末,每用少許貼瘡口,立效。

    〔《衍》〕有人被毒蛇所傷已昏困,有老僧以酒調藥二錢灌之,遂蘇。及以藥渣涂患處,良久復灌二錢,其苦皆去。問之,乃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同為末,止此耳。后有中毒者用之,無不效驗。

    〔世〕治毒蛇所傷。

    細辛(五錢) 香白芷(五錢) 雄黃(二錢)

    上為末,加麝香少許,每服二錢,溫酒調服,效。

    〔丹〕治一切蛇咬。用香白芷嚼碎敷患處,又用溫酒調服,效。

    〔世〕治一切蛇蟲所傷。用貝母為末酒調,令病患盡量飲之。頃久,酒自傷處為水流出。候水盡,卻以藥渣敷瘡上,即愈。治蛇咬腫毒悶欲死者,用重苔六分,續(xù)隨子六顆去皮,同為細末,以酒服方寸匕,又以唾調少許敷患處,立安。(崔氏《海上方》)又方,用白礬二錢服之,防毒瓦斯攻心。

    又方,金線重樓,以水磨少許敷咬處;又為細末,酒服之。又方,用柏樹葉、魚腥草、地松節(jié)、皺面草、草決明共一處研細,敷傷處極佳。

    〔?!持紊唑骋?。以獨頭蒜、酸漿草搗汁,敷咬處佳。

    〔?!持紊咭АD凶雨幟?,口含二十莖,咽其津,毒不入腹。

    〔世〕治諸般蛇咬,此傳之于擒蛇者,藥味不全亦可。

    大青 小青 青木香 烏 葉 火炊草 山蕨HT 過山龍 地蜈蚣 天門冬 白芍藥 香薷

    上細末,用白木香研細,生白酒調服;渣罨咬處,累效。

    〔《圣》〕治蛇咬毒。食茱萸一兩為細末,冷水調,分為三服,立瘥。

    〔丹〕治蛇毒。吃菰蔣草根灰,取以封之。其草即野茭白是也。(《廣濟方》)蛇咬作瘡,暖酒浸,日三次。(《廣利方》)蛇入人口并七孔中者,割豬母尾頭,瀝血著口中并孔口上,即出。

    〔《圣》〕治因熱取涼睡,有蛇入口中挽不出者。

    用刀破蛇尾,內生椒二三粒裹著,即出。

    〔世〕治卒為蛇繞不解,以熱湯淋之。無湯,令人尿之。蛇咬,忌食酸物梅子,犯之大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