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綱目》 痘發(fā)熱

    作者: 樓英

    〔丹〕胡宅痘瘡發(fā)熱,此血少有余毒也。

    陳皮 白術(shù) 歸身 白芍藥(各三錢) 牛蒡子(研破,炒,二錢) 木通 犀角 生甘節(jié) 川芎(各一錢半)

    分六帖,水盞半,煎。食前稍熱,服。

    〔《活》〕連翹散治一切熱,兼治瘡疹如神。

    連翹 防風(fēng) 梔子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水煎服。(海藏云∶治熱在外而不厥,此少陽(yáng)藥也。)

    易老云∶涼膈去大黃、芒硝者,能解六經(jīng)中熱。此不惟解熱,治小兒 疹熱候,亦使發(fā)之。則本藥與防風(fēng)、荊芥二物各半,白水煎服。

    〔河〕梔子金花丸

    黃芩 黃連 黃柏 山梔(炒。各等分)

    上末,滴水丸如豆子大,每服五丸,白湯下。

    〔錢〕三黃丸治諸熱。

    黃芩(半兩) 大黃(煨) 黃連(各二錢半)

    上為細(xì)末,糊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二十丸,食后米飲送下。

    上錢氏云∶有小熱者解毒。海藏謂解毒者,三黃丸、金花丸之類是也。

    四圣散(方見出不快。) 海藏紫草木通湯(方見同上。) 導(dǎo)赤散(方見治虛實(shí)。) 八正散(方見淋部。)

    〔丹〕有初起煩躁譫語(yǔ),狂渴引飲,若飲水則后來(lái)靨不齊,急以涼藥解其標(biāo),如益元散之類可用。

    上五方,利小便退熱之劑。錢氏云∶有大熱者利小便。又云∶身熱煩渴,腹?jié)M而喘,大小便澀,面赤悶亂,大吐,此當(dāng)利小便,蓋此用導(dǎo)赤散之類是也。

    〔錢〕宣風(fēng)散

    檳榔(兩個(gè)) 陳皮 甘草(各半兩) 牽牛(四兩,生半熟半)

    上為細(xì)末,三二歲蜜湯調(diào)下五分,以上一錢,食前。易老加防風(fēng)。

    〔云〕通膈丸利上下氣血藥也。

    大黃 牽牛 木通(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滴水丸如粟粒大。每服三五十丸,量?jī)捍笮√搶?shí)加減。

    上錢氏云∶有大熱,利小便,不瘥者,宜宣風(fēng)下之。

    〔子和〕蔡河有舟師,偶見敗蒲一束,沿流而下。漸泊舟次,似聞啼聲而微,開視之,驚見一兒,四五歲許,瘡 周匝,密不容隙,兩目皎然,饑而索食,因以粥食之。其妻怒曰∶自家兒女多,惹瘡傳染奈何?私料蔡河流緩,必不遠(yuǎn),持兒一鞋逆流而上,遍問(wèn)皆曰無(wú)此兒。行二十里,又至一村落。舟師呼于市曰∶有兒年?duì)钊缭S瘡 ,死棄河中,今復(fù)活。忽酒邸中有人出,曰∶我某村某人也,兒四五歲,死于瘡 。舟師出其鞋,其人泣曰∶是吾兒也。奔往視,驚見兒活,流涕拜謝舟師,抱兒歸,今二十余矣。此兒本死,得水而生,第未諗其瘡 之疾,寒耶熱耶。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