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綱目》 客忤

    作者: 樓英

    〔湯〕客忤者,小兒神氣軟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經識見之人觸之,或經歷神廟佛寺與鬼神氣相忤也,故謂之客忤,亦名中客。其狀吐下青黃白色,水谷將下時,腹痛反倒,面變五色,其狀若癇,但目不上插耳,其脈數者是也。亦宜服蘇合香丸并真珠散。

    真珠散治客忤驚風,鬼疰驚邪,痰熱,心舍不寧,精神不定,心常怔忡,睡中驚跳,時或切牙,五心煩熱,有汗兼喘,面赤舌白,呵欠煩渴,小便赤瀉,或吐利黃沫。常服,辟邪安神。

    真珠 海螵蛸 滑石(各一錢) 白茯苓 人參 白附子 甘草(炙) 全蝎 麝香 腦子(另研。各五錢)生朱(另研,一錢) 金銀箔(金三十片,銀二十片)

    上末,和勻半錢,煎燈心麥門冬湯,入蜜少許調服,日午、臨臥各一服。

    〔田〕客忤因而驚忤者,治法用灶中黃土研二兩,雞子一枚去殼,二件相和,入少許水調,先以桃柳枝湯浴兒,后將此藥涂五心及頂門上。(陳無擇法用灶中黃土、蚯蚓屎等分,如此法涂之。)

    〔《外》〕治卒客忤,噤口不能言,細辛、桂心等分,納口中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