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太陰,有桂枝加大黃湯下之一癥;少陰,有大承氣急下三癥;厥陰,有小承氣下之一癥。夫邪入三陰,病已深矣,其幸而不死者,其邪仍從陽而出耳!張季明所謂太陰脾經(jīng),溫燥不行,亦當溫利自陽明出,如桂枝加大黃是也;少陰腎經(jīng),雖用附子,復(fù)使麻黃,厥陰肝經(jīng)用桂枝,則知少陰亦自太陽出,厥陰亦自少陽出;及其太陽、少陽郁閉不行,則當自陽明出。故三陰皆有下癥也。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詳.二十卷.自醫(yī)工論至疵靨論,述小兒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論, 論后附方.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太陰,有桂枝加大黃湯下之一癥;少陰,有大承氣急下三癥;厥陰,有小承氣下之一癥。夫邪入三陰,病已深矣,其幸而不死者,其邪仍從陽而出耳!張季明所謂太陰脾經(jīng),溫燥不行,亦當溫利自陽明出,如桂枝加大黃是也;少陰腎經(jīng),雖用附子,復(fù)使麻黃,厥陰肝經(jīng)用桂枝,則知少陰亦自太陽出,厥陰亦自少陽出;及其太陽、少陽郁閉不行,則當自陽明出。故三陰皆有下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