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集成》 舌證

    清臣曰:舌乃心苗,諸病初起先形于舌。黃胎多屬實熱,白胎多屬虛寒,至胎變黑色,無津液者為陽證,有津液者為陰證。能辨舌之陰陽,較診脈尤捷。

    舌黃或黑而燥,宜清涼,芩連白虎湯;宜攻下,大小承氣湯。

    舌黃或黑而潤,屬陽虛,附子理中湯;屬陰虛,附子理陰煎,俱加半夏、砂仁。

    舌腫,消毒飲:荊芥、炒梔、黃芩、黃連、連翹、大力、薄荷、木通、甘草、燈芯、車前?;螯S連解毒湯,加大黃。

    舌瘡,黃芩湯:黃芩、丹皮、白芍、黃連、貝母、銀花、甘草?;驗a心湯:生地、當(dāng)歸、白芍、炒梔、黃連、麥冬、犀角、薄荷、甘草,外萊菔汁噙漱,蚊蛤研敷。

    舌衄,六味丸加槐花。外茅根、前仁、蒲黃、發(fā)灰、百草霜,研撒。

    舌吐不收,瀉心湯:生地、木通、黃連、麥冬、甘草、燈竹心、車前草,外冰片研搽。

    舌縮入喉,石室丹:焦術(shù)五錢,人參三錢,附子、肉桂、炮姜各一錢,或四味回陽飲。

    小舌脫下,鹽橄欖煅存性,研吹。或揚塵吊,研點。

    重舌、木舌、紫舌,抑火湯:黃芩、黃連、炒梔、連翹、大力、荊芥、薄荷、木通、甘草、燈芯。外冰硼散,冰片五分,硼砂、元明粉各五錢,硃砂,研吹。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