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查古籍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芫花(炒)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棗十枚
先煮棗去滓,內(nèi)前藥末,或棗肉為丸。
十棗湯乃逐水之峻劑,非大實者不可輕試。至河間之三花神 丸,除大棗而加大黃、黑丑,已是一味峻猛,不復(fù)留脾胃之余地,更加輕粉,則元氣搜刮殆盡,病雖盡去,而人亦隨亡??芍倬耙允畻椕?,全賴大棗之甘緩,以救脾胃,方成節(jié)制之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