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氣味」苦、小寒、無毒。
「主治」
1、兼瘡。取楸枝煎水洗。
2、白癜風。用楸白皮五斤,加水五斗,煎成五升,去渣,再煎濃如膏,涂搽患處。一天三次。
3、上氣咳嗽,腹脹人瘦。用楸葉三斗,水斗,同煮開多次,去渣,再煎濃成膏,最后團成丸,納入肛門中。
4、一切毒腫(不問軟硬)。用楸葉一疊,敷腫上,包扎好。一天換三次。冬天則取干葉鹽水浸軟用,或取根皮搗爛敷上。楸葉止痛、消腫、化膿血,勝于他藥。
5、頭癢生瘡。用楸葉搗汁涂搽。
2007年07月10日 發(fā)布
《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于2007年6月18日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務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長:邵明立
二○○七年七月十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氣味」苦、小寒、無毒。
「主治」
1、兼瘡。取楸枝煎水洗。
2、白癜風。用楸白皮五斤,加水五斗,煎成五升,去渣,再煎濃如膏,涂搽患處。一天三次。
3、上氣咳嗽,腹脹人瘦。用楸葉三斗,水斗,同煮開多次,去渣,再煎濃成膏,最后團成丸,納入肛門中。
4、一切毒腫(不問軟硬)。用楸葉一疊,敷腫上,包扎好。一天換三次。冬天則取干葉鹽水浸軟用,或取根皮搗爛敷上。楸葉止痛、消腫、化膿血,勝于他藥。
5、頭癢生瘡。用楸葉搗汁涂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