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欄目導航
中醫(yī)古籍
中醫(yī)書籍
中藥材
中醫(yī)藥方
知識雜集
中醫(yī)古籍
立齋外科發(fā)揮
類證辨異全九集
良中子神醫(yī)天真
良方集要
騾馬驢各樣藥方
名醫(yī)類案
中醫(yī)書籍
《急救良方》
《急診醫(yī)學》
《手掌與疾病》
《接骨手法》
《救傷秘旨》
《舊德堂醫(yī)案》
知識雜集
嘮叨撒嬌哭泣對女性健康有利
女性經(jīng)期不適補維D和鈣片
長壽要保護好動脈
90秒的改變讓你健康
東痛西痛也是一種病
秋冬季補水解決干燥脫皮困擾
中醫(yī)藥方子
甘草粉蜜湯
甘草膏
甘草芍藥湯
甘草茱萸丸
甘草茵陳湯
甘草營實湯
中藥材
膀胱七
苤藍
苤藍葉
蘋
蘋婆
蘋果
查書籍
搜索
《人體解剖學》
章節(jié)列表
第一章 緒論
一、人體解剖學的定義、分野和任務
二、人體解剖學發(fā)展簡史
三、解剖學姿勢和常用的方位術語
四、人體結(jié)構概況:
1.上皮組織
2.結(jié)締組織
3.肌組織
第二章 人體各系統(tǒng)概要
第一節(jié) 運動系統(tǒng)
一、骨
1.骨的形狀
2.骨的構造
3.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征
4.骨的表面標志
5.骨的發(fā)生和發(fā)育概況
二、骨連接
1.直接連接
2.間接連接-關節(jié)
三、骨骼肌
1.肌的構造和形態(tài)
2.肌肉的命名原則
3.肌的配布規(guī)律和運動時的相互關系
4.肌的輔助裝置
第二節(jié) 消化系統(tǒng)
一、口腔
1.口腔各壁
2.牙
3.舌
4.唾液腺
二、咽
三、食管
四、胃
五、小腸
六、大腸
七、肝
八、胰
第三節(jié) 呼吸系統(tǒng)
一、鼻
1.外鼻
2.鼻腔
3.鼻旁竇
二、喉
三、氣管和支氣管
四、肺
五、胸膜
第四節(jié) 泌尿系統(tǒng)(缺)
第五節(jié) 男性生殖系統(tǒng)
一、生殖腺-睪丸
二、附睪、輸精管和射精管
三、附屬腺
四、外生殖器
五、男性尿道
第六節(jié) 女性生殖系統(tǒng)
一、生殖腺──卵巢
二、輸卵管
三、子宮
四、陰道
五、附屬腺和女陰
第七節(jié) 循環(huán)系統(tǒng)
一、心臟
二、血管系
1.小循環(huán)的血管
2.大循環(huán)的血管
三、淋巴系
1.淋巴管
2.淋巴結(jié)
3.脾
第八節(jié) 神經(jīng)系統(tǒng)
一、神經(jīng)系的基本結(jié)構
1.神經(jīng)元
2.神經(jīng)膠質(zhì)
3.突觸
4.
二、神經(jīng)系的基本活動方式
三、神經(jīng)系的區(qū)分
1.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2.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
四、脊神經(jīng)
1.脊神經(jīng)的組成及分支
2.頸叢
3.臂叢
4.胸神經(jīng)前支
5.腰叢
6.骶叢
五、腦神經(jīng)
1.嗅神經(jīng)
2.視神經(jīng)
3.動眼神經(jīng)
4.滑車神經(jīng)
5.三叉神經(jīng)
6.外展神經(jīng)
7.面神經(jīng)
8.前庭蝸神經(jīng)
9.舌咽神經(jīng)
10.迷走神經(jīng)
11.副神經(jīng)
12.舌下神經(jīng)
六、內(nèi)臟神經(jīng)系
1.內(nèi)臟感覺性(傳入)神經(jīng)
2.內(nèi)臟運動性(傳出)神經(jīng)
3.內(nèi)臟神經(jīng)叢
七、感覺器官簡介
附:內(nèi)分泌器官簡介
第三章 骨及骨連接
第一節(jié) 軀干骨及其連接
一、脊柱
1.脊柱各骨的形態(tài)
2.脊柱各骨的連接
3.完整脊柱的形態(tài)及功能
4.椎骨的常見變異
二、胸廓
1.胸廓各骨的形態(tài)
2.胸廓各骨的連接
3.胸廓的全貌
第二節(jié) 上肢骨及其連接
一、上肢骨
1.上肢帶骨(肩帶骨)
2.自由上肢骨
二、上肢骨的連接
1.上肢帶骨的連接
2.肩關節(jié)
3.肘關節(jié)
4.前臂骨的連接
5.手骨的連接
第二節(jié) 下肢骨及其連接
一、下肢骨
1.下肢帶骨-髖骨
2.自由下肢骨
二、下肢骨的連接
1.下肢帶骨的連接
2.髖關節(jié)
3.膝關節(jié)
4.小腿骨的連接
5.足骨的連接
第三節(jié) 顱骨及其連接
一、腦顱各骨
1.額骨
2.頂骨
3.枕骨
4.顳骨
5.蝶骨
6.篩骨
二、腦顱整體觀
1.顱前窩
2.顱中窩
3.顱后窩
三、面顱各骨
1.上頜骨
2.下頜骨
3.其它面顱骨
四、面顱整體觀
1.
2.骨性鼻腔
3.骨性口腔
4.顳下窩
5.翼腭窩
五、顱骨的連接
1.直接連接
2.顳下頜關節(jié)
六、顱骨的骨化及生后變化
1.顱骨的骨化
2.新生兒的顱骨的特征
第四章 下肢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境界、分部與分區(qū)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jié) 股前部、小腿前部和足背的淺層結(jié)構
一、皮膚
二、淺筋膜
三、淺結(jié)構
1.股前部皮神經(jīng)
2.小腿前面和足背的皮神經(jīng)
3.下肢前面的淺靜脈
4.股前部的淺動脈
5.腹股溝淺淋巴結(jié)
股前部、小腿前部和足背淺層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三節(jié) 股前部的深層結(jié)構
一、深筋膜
二、股前部的肌肉和局部結(jié)構
1.股前部的肌肉
2.局部結(jié)構
三、股前部的血管、神經(jīng)和淋巴系
1.股前部的血管
2.股前部的神經(jīng)
3.腹股溝深淋巴結(jié)
股前部深層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四節(jié) 臀部
一、皮膚和淺筋膜
二、深筋膜
三、臀肌
四、臀部的血管和神經(jīng)
1、臀部的動、靜脈
2、臀部的神經(jīng)
臀部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五節(jié) 股后部及腘窩
一、淺結(jié)構
二、深筋膜
三、股后群肌
四、股后部的血管和神經(jīng)
五、腘窩
第六節(jié) 小腿后部
一、皮膚和淺結(jié)構
二、深筋膜
三、小腿后群肌
四、小腿后部的血管和神經(jīng)
五、踝管及其內(nèi)容
第七節(jié) 足底
一、皮膚和淺筋膜
二、深筋膜
三、足底肌群(圖4-19、20、21)
四、足底的血管和神經(jīng)(圖4-19、20、21、22)
第八節(jié) 小腿前部和足背的深層結(jié)構
一、深筋膜
二、肌與腱滑膜鞘
三、小腿前部和足背的血管和神經(jīng)
1.脛前動脈anteriortibial artery
2.足背動脈dorsalartery of foot
3.腓總神經(jīng)commonperoneal nerve(L4-5、S1-2)
小腿前部和足背深層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五章 上肢
第一節(jié) 胸壁前部
一、淺層結(jié)構
1.皮神經(jīng)cutaneousnerve
2.淺血管
3.乳房 mamma
二、深層結(jié)構
1.深筋膜
2.胸部上肢肌
3.胸前壁的血管
4.胸外側(cè)和胸內(nèi)側(cè)神經(jīng)
胸壁前部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二節(jié) 腋區(qū)
一、腋腔的各壁
二、腋腔的內(nèi)容
腋區(qū)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三節(jié) 項背部淺層、肩胛區(qū)和三角肌區(qū)
一、皮膚和淺筋膜
二、深筋膜
三、項背部肌
四、上肢帶肌及局部結(jié)構
五、項背部、肩胛區(qū)和三角肌區(qū)神經(jīng)、血管
項背部淺層及肩胛三角肌區(qū)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四節(jié) 臂前部、肘前部和前臂前部
一、皮膚和淺筋膜
1.淺靜脈
2.淺淋巴管和淺淋巴結(jié)
3.皮神經(jīng)
二、深筋膜
三、臂前群肌
四、前臂前群肌
五、臂和前臂前面的血管
六、臂和前臂前面深層的神經(jīng)
七、肘窩(cubitalfossa)
八、前臂間隙(antebracnialspace)
臂和前臂前面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五節(jié) 手掌部
一、皮膚和淺筋膜
二、深筋膜
1.手掌深筋膜
2.屈肌支持帶和腕管
三、手肌
四、屈指肌腱及腱鞘
五、手掌的筋膜間隙
1.魚際間隙
2.掌中間隙
六、手掌的神經(jīng)
1.正中神經(jīng)
2.遲神經(jīng)
七、手掌的動脈
1.橈動脈
2.尺動脈
3.掌淺弓
4.掌深弓
手掌部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六節(jié) 臂后部、前臂后部及手背
一、皮膚和淺筋膜
1.淺靜脈
2.淺淋巴管
3.皮神經(jīng)
二、深筋膜
三、臂后群肌
四、前臂后群肌
五、臂和前臂后面及手背和血管
六、臂和前臂后面及手背深層的神經(jīng)
七、解剖學鼻煙壺(窩)
八、指背腱膜
臂和前臂后面及手背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七節(jié) 上肢總結(jié)
一、運動游離上肢各主要關節(jié)的肌肉
1.運動肩關節(jié)的肌肉
2.運動肘關節(jié)的肌肉
3.運動前臂的肌肉
4.運動手關節(jié)的肌肉
5.手肌
二、上肢骨不同部位骨折移位的解剖基礎
三、上肢的動脈
四、上肢的靜脈
五、上肢的淋巴回流
六、上肢的神經(jīng)
七、上肢重要神經(jīng)損傷后的主要癥狀
第六章 頸部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境界
二、體表標志(圖6-1)
第二節(jié) 頸部層次
一、頸部淺結(jié)構
二、頸部淺層肌
三、頸深筋膜及筋膜間隙
1.淺層
2.內(nèi)臟筋膜即頸深筋膜中層
3.椎前筋膜
4.頸動脈鞘carotid sheath
四、頸部的分區(qū)
頸部層次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三節(jié) 頸前區(qū)?。i前三角)
一、頦下三角
二、下頜下三角
三、頸動脈三角
1.頸動脈鞘
2.頸深淋巴結(jié)deep cervical lymph nodes
3.頸總動脈common carotid artery
4.頸內(nèi)動脈internalcarotid artery
5.頸外動脈external carotid artery
6.頸內(nèi)靜脈internal jugular vein 及其顱外屬支
7.迷直神經(jīng)vagus nerve
8.舌下神經(jīng)hypoglossal nerve
9.頸袢ansa cervicalis
10.頸交感干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
四、肌三角(肩胛舌骨肌氣管三角)
1.
2.
3.氣管頸段cervical part ofthe trachea
4.食管頸段 cervical part ofthe esophagus
頸前區(qū)解剖步驟與方法
1.頦下三角
2.下頜下三角
3.頸動脈三角
4.肌三角
第四節(jié) 胸鎖乳突肌區(qū)和頸外側(cè)區(qū)
一、頸外側(cè)區(qū)的筋膜及肌肉
二、血管和淋巴管
1.鎖骨下動脈subclavian artery
2.鎖骨下靜脈subclavian vein及其屬支
3.
4.頸外側(cè)區(qū)及頸根部的淋巴結(jié)和淋巴導管
三、神經(jīng)
1.副神經(jīng)accessory nerve
2.頸叢cervical plexus
3.臂叢brachial plexus
4.胸膜頂與肺尖cupula of the pleuraand apexoflung
頸外側(cè)區(qū)及頸根部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五節(jié) 咽
一、咽的形態(tài)和位置(圖6-27、28)
二、咽的分部(圖6-27、28)
1.鼻咽部nasal part of pharynx
2.口咽部oral part ofpharynx
3.喉咽部 laryngeal part of pharynx
三、咽壁的構造(圖6-30、31)
四、咽的血管、神經(jīng)和淋巴
五、腭肌(圖6-32、33)
1.腭咽肌palatopharyngeus
2.腭舌肌palatoglossus
3.腭帆張肌tensorvelipalatini
4.腭帆提肌levator veli palatini
5.腭垂肌 musculusuvulae
第六節(jié) 喉
一、喉的形態(tài)和位置
二、喉的軟骨及其連結(jié)
1.喉的軟骨
2.喉的連結(jié)
三、喉肌(圖6-36、37、38)
1.環(huán)甲肌
2.
3.環(huán)杓后肌
4.環(huán)杓側(cè)肌
5.杓斜肌
6.杓橫肌
7.杓會厭肌
四、喉腔
五、喉的神經(jīng)、血管和淋巴
咽和喉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七節(jié) 頸部總結(jié)
一、頸部深筋膜
二、頸部肌肉
三、頸部的動脈
四、頸部靜脈
五、頸部淋巴結(jié)及淋巴管
六、頸部神經(jīng)
第七章 胸部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胸腔
二、胸腔的分區(qū)
三、胸部常用的體表標志
四、胸部的標志線
第二節(jié) 胸壁
一、胸部固有肌及胸內(nèi)筋膜
二、胸壁的血管
三、肋間神經(jīng)和肋下神經(jīng)
四、淋巴結(jié)
胸前、外側(cè)壁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三節(jié) 胸膜和胸膜腔
一、胸膜
1.臟胸膜
2.壁胸膜
二、胸膜腔及胸膜的隱窩
三、胸膜的神經(jīng)分布
四、胸膜和肺的體表投影
1.壁胸膜各部的反折線及體表投影
2.肺的體表投影
第四節(jié) 肺
一、肺的形態(tài)和分葉
二、肺門與肺根
三、肺的血管、淋巴和神經(jīng)
四、肺內(nèi)支氣管及肺段
胸膜和肺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五節(jié) 縱隔
一、概述
1.縱隔的概念和境界
2.縱隔的分區(qū)
二、上縱隔
1.胸腺thymus
2.上腔靜脈及其屬支
3.主動脈弓及其分支
4.氣管胸段及主支氣管
三、前縱隔anterior mediastinum
四、中縱隔middle mediastinum
1.心包pericardium
2.心臟heart
五、后縱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六、胸腔臟器的淋巴管淋巴結(jié)
1.縱隔前淋巴結(jié)
2.縱隔后淋巴結(jié)
3.肺、支氣管、氣管的淋巴結(jié)
縱隔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六節(jié) 胸部小結(jié)
一、胸部的血管
1.肺循環(huán)
2.體循環(huán)的動脈干及其分支
3.體循環(huán)的靜脈干及其屬支
4.冠狀循環(huán)
5.其它
二、胸部的淋巴結(jié)和淋巴管
1.乳房的淋巴回流
2.胸壁的淋巴回流
3.胸腔臟器的淋巴回流
4.支氣管縱隔干
三、胸部的神經(jīng)
1.軀體神經(jīng)
2.內(nèi)臟神經(jīng)
第八章 腹部
第一節(jié) 腹前外側(cè)壁
一、腹前外側(cè)壁層次
1.皮膚
2.淺筋膜
3.深筋膜
4.腹前外側(cè)壁肌
5.腹橫筋膜transverse fascia
6.腹膜外組織
7.腹膜壁層
二、腹股溝區(qū)
1.層次
2.腹股溝管
三、腹前外側(cè)壁的神經(jīng)、血管和淋巴管
1.腹前外側(cè)壁的神經(jīng)
2.腹前外側(cè)壁的動脈
3.腹前外側(cè)壁的靜脈
4.腹前外側(cè)壁的淋巴管
腹前外側(cè)壁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二節(jié) 腹膜和腹膜腔
一、腹膜的結(jié)構和功能概述
二、腹膜與臟器的關系
三、腹膜形成物
1.肝鐮狀韌帶
2.肝冠狀韌帶和左、右三角韌帶
3.小網(wǎng)膜
4.大網(wǎng)膜
5.胃脾韌帶
6.脾腎和脾膈韌帶
7.網(wǎng)膜囊和網(wǎng)膜孔
8.小腸系膜
9.闌尾系膜
10.十二指腸懸韌帶
11.橫結(jié)腸系膜
12.乙狀結(jié)腸系膜
13.腹后壁的隱窩
14.盆腔的陷凹
15.腹前壁下份的腹膜皺襞和窩
四、腹膜腔的分區(qū)
1.結(jié)腸上區(qū)
2.結(jié)腸下區(qū)
五、腹腔消化器官和腹膜的形態(tài)發(fā)生概況
1.原始消化管和原始腹膜腔
2.胃十二指腸的發(fā)生及其腹、背側(cè)系膜的演化
3.胃、十二指腸轉(zhuǎn)位及系膜調(diào)整
4.腸的發(fā)生及其系膜改建
5.內(nèi)臟位置異常
腹膜與腹膜腔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三節(jié) 腹主動脈的奇數(shù)臟支和門靜脈
一、腹腔干
1.胃左動脈leftgastric artery
2.肝總動脈
3.脾動脈splenicartery
二、腸系膜上動脈
1.胰十二指腸下動脈
2.空、回腸動脈
3.中結(jié)腸動脈
4.右結(jié)腸動脈
5.回結(jié)腸動脈
三、腸系膜下動脈
1.左結(jié)腸動脈
2.乙狀結(jié)腸動脈
3.直腸上動脈
四、門靜脈系
1.門靜脈的合成(圖8-26)
2.門靜脈的主要屬支
3.門靜脈系和上、下腔靜脈系間的吻合和側(cè)副循環(huán)。
腹腔干、腸系膜上、下動脈和門靜脈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四節(jié) 腹腔消化器官和脾
一、食管腹部
二、胃
三、十二指腸
四、肝臟
五、肝外膽道
六、胰腺
七、脾
八、空腸和回腸
九、盲腸和結(jié)腸
腹腔器官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五節(jié) 腹部總結(jié)
一、腹前外側(cè)壁層次
二、腹主動脈的分支
三、下腔靜脈的屬支
四、門靜脈的主要屬支及側(cè)副循環(huán)
五、腹部的淋巴匯流
六、腹部的神經(jīng)
第九章 盆部和會陰
第一節(jié) 盆部
一、盆壁、盆筋膜和盆膈
1.骨盆肌
2.盆膈
3.盆筋膜pelvicfascia
二、盆腹膜腔
三、盆部的血管、淋巴回流和神經(jīng)
1.盆部的動脈
2.盆部的靜脈
3.盆部的淋巴回流
4.盆部的神經(jīng)
四、盆腔臟器
1.盆腔泌尿系統(tǒng)器官
2.盆內(nèi)男性生殖器官
3.女性內(nèi)生殖器
4.盆內(nèi)消化器官
盆部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二節(jié) 會陰
一、肛區(qū)
1.皮膚和筋膜
2.肛門外括約肌sphincterani externus
3.坐骨直腸窩
二、尿生殖區(qū)
1.
2.女性尿生殖區(qū)
三、會陰的血管和神經(jīng)(圖9-25)
1.
2.
3.
四、會陰部的器官
1.
2.女性外生殖器及女性尿道
會陰與會陰部器官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十章 頭部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qū)
二、體表標志
第二節(jié) 面部淺層與腮腺區(qū)
一、面部淺層結(jié)構
1.皮膚與淺筋膜
2.面肌
3.面部淺層的動脈
4.面部淺層的靜脈
5.面淺部的淋巴
6.面部的神經(jīng)
二、腮腺咬肌區(qū)
1.腮腺parotidgland
2.腮腺咬肌筋膜
3.腮腺與面神經(jīng)關系
4.腮腺的毗鄰及穿經(jīng)腮腺的結(jié)構
面部淺層和腮腺肌區(qū)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三節(jié) 顱頂部
一、額頂枕區(qū)
1.層次
2.顱頂部的血管和神經(jīng)
二、顳區(qū)
顱頂部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四節(jié) 面?zhèn)炔可顓^(qū)
一、咀嚼肌
1.咬?。簃asseter
2.顳肌temporalis
3.翼內(nèi)肌:medialpterygoid
4.翼外肌 lateral pterygoid
二、面部深層的血管
1.上頜動脈maxillaryartery
2.翼叢pterygoidplexus 和上頜靜脈maxillaryvein
三、三叉神經(jīng)
1.眼神經(jīng):ophthalmicnerve
2.上頜神經(jīng):maxillarynerve
3.下頜神經(jīng)mandibularnerve
四、舌咽神經(jīng)(圖10-20、21)
1.頸動脈竇支carotidsinus branch
2.舌支
3.鼓室神經(jīng)
4.莖突咽肌支
5.扁桃體支
6.咽支
第五節(jié) 頜面部的間隙
一、咬肌間隙
二、翼頜間隙pterygomandibularspace(圖10-22、23)
三、顳下間隙
四、咽旁間隙
五、下頜下間隙
面深部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第六節(jié) 視器
一、眼球
1.眼球壁
2.眼球的內(nèi)容物
二、眼的附屬裝置
1.眼瞼eyelids
2.結(jié)膜(圖10-27)
3.淚器
4.眼球外肌
5.
三、眼及眶的血管和神經(jīng)
1.眼血管
2.眼及眶內(nèi)的神經(jīng)
第七節(jié) 前庭蝸器
一、外耳externalear
1.
2.外耳道externalacoustic meatus
二、中耳
1.鼓室tympaniccavity
2.咽鼓管
3.乳突竇和乳突小房
三、內(nèi)耳
1.骨迷路
2.膜迷路
3.內(nèi)耳道
4.前庭蝸神經(jīng)vestibulocochlearnerve
5.內(nèi)耳的血管和淋巴
第十一章 脊柱區(qū)
第一節(jié) 肌肉及項背部的三角
一、夾肌
二、上、下后鋸肌
三、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
四、豎脊肌
五、橫突棘肌
六、椎枕肌群和枕下三角
七、深層短肌
第二節(jié) 脊柱區(qū)的神經(jīng)和血管
一、脊神經(jīng)后支
二、脊柱區(qū)的血管
第三節(jié) 椎管及其內(nèi)容物
一、脊髓與脊神經(jīng)根
二、脊髓的被膜
三、椎靜脈叢
脊柱區(qū)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