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體表標志
下肢可觸摸的主要骨性標志有:髂嵴、髂結節(jié)、股骨大轉子、坐骨結節(jié)、恥骨聯(lián)合、恥骨結節(jié)、髕骨、股骨髁、脛骨髁、腓骨頭、內踝和外踝、舟骨粗隆、第五跖骨粗隆等,這些標志在醫(yī)療實踐中常做為定點、定位之用。
2.Nelaton氏線和Kaplan氏點
臨床為了診斷股骨骨折或髖關節(jié)脫位,常用Nelaton氏線或Kaplan氏點為標準進行判斷。
(一)Nelaton 氏線(圖(4-1A)為坐骨結節(jié)至髂前上棘的連線。正常情況下,此線經(jīng)過大轉子尖端,當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jié)脫位時,大轉子尖端可向上移位超過此線。
圖4——1ANelaton線
(二)Kaplan氏點(圖4-1B)仰臥位,兩腿并攏伸直,分別從左、右大轉子尖經(jīng)同側髂前上棘各做一條延長線,正常情況下,二線在臍上相交,其交點稱Kaplan點。如一側大轉子因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jié)脫位而向上移位時,此交點則移至臍下,并偏向健側。
圖4——1BKaplan氏點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詳.二十卷.自醫(yī)工論至疵靨論,述小兒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論, 論后附方.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1.體表標志
下肢可觸摸的主要骨性標志有:髂嵴、髂結節(jié)、股骨大轉子、坐骨結節(jié)、恥骨聯(lián)合、恥骨結節(jié)、髕骨、股骨髁、脛骨髁、腓骨頭、內踝和外踝、舟骨粗隆、第五跖骨粗隆等,這些標志在醫(yī)療實踐中常做為定點、定位之用。
2.Nelaton氏線和Kaplan氏點
臨床為了診斷股骨骨折或髖關節(jié)脫位,常用Nelaton氏線或Kaplan氏點為標準進行判斷。
(一)Nelaton 氏線(圖(4-1A)為坐骨結節(jié)至髂前上棘的連線。正常情況下,此線經(jīng)過大轉子尖端,當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jié)脫位時,大轉子尖端可向上移位超過此線。
圖4——1ANelaton線
(二)Kaplan氏點(圖4-1B)仰臥位,兩腿并攏伸直,分別從左、右大轉子尖經(jīng)同側髂前上棘各做一條延長線,正常情況下,二線在臍上相交,其交點稱Kaplan點。如一側大轉子因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jié)脫位而向上移位時,此交點則移至臍下,并偏向健側。
圖4——1BKaplan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