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人體解剖學(xué)》 1.肌的構(gòu)造和形態(tài)

    人體肌肉眾多,但基本結(jié)構(gòu)相似。一塊典型的肌肉,可分為中間部的肌腹和兩端的肌腱。肌腹venter是肌的主體部分,由橫紋肌纖維組成的肌束聚集構(gòu)成,色紅,柔軟有收縮能力。肌腱tendo呈索條或扁帶狀,由平行的膠原纖維束構(gòu)成,色白,有光澤,但無收縮能力,腱附著于骨處與骨膜牢固地編織在一起。闊肌的肌腹和肌腱都呈膜狀,其肌腱叫做腱膜aponeurosis。肌腹的表面包以結(jié)締組織性外膜,向兩端則與肌腱組織融合在一起。

    肌的形態(tài)

    圖2-7 肌的形態(tài)

    肌的形態(tài)各異,有長肌、短肌、闊肌、輪匝肌等基本類型。長肌多見于四肢,主要為梭形或扁帶狀,肌束的排列與肌的長軸相一致,收縮的幅度大,可產(chǎn)生大幅度的運動,但由于其橫截面肌束的數(shù)目相對較少,故收縮力也較?。涣碛幸恍┘∮虚L的腱,肌束斜行排列于腱的兩側(cè),酷似羽毛名為羽狀肌(如股直?。蛐毙信帕杏陔斓囊粋?cè),叫半羽狀?。ㄈ绨肽ぜ?、拇長屈肌),這些肌肉其生理橫斷面肌束的數(shù)量大大超過梭形或帶形肌,故收縮力較大,但由于肌束短,所以運動的幅度小。短肌多見于手、足和椎間。闊肌多位于軀干,組成體腔的壁。輪匝肌則圍繞于眼、口等開口部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