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查古籍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1. 軀體神經(jīng)
(一)下6位胸神經(jīng)前支——腹前外側(cè)壁的肌肉、皮膚、腹膜壁層
(二)腰叢(T12前支的一部、L1-4前支)
生殖股神經(jīng)——提睪肌
肌支——腰大肌、腰方肌、髂肌
(三)膈神經(jīng)——膈及筋膜。
2. 植物神經(jīng)
(一)交感神經(jīng)
內(nèi)臟大神經(jīng)
內(nèi)臟小神經(jīng)
腰交感干(節(jié))
(二)副交感神經(jīng)
迷走神經(jīng)
骶髓副交感中樞——腹下神經(jīng)部分纖維
(三)植物神經(jīng)叢和節(jié)
腹腔神經(jīng)叢(腹腔節(jié)、主動脈腎節(jié))
副叢:膈叢、肝叢、胃叢、脾叢、腎叢、腸系膜上叢;
腹主動脈叢;
腸系膜下叢
上腹下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