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兼施。
查古籍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叫元素的電負性。元素的電負性愈大,表示該元素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愈大,生成陰離子的傾向愈大。反之,吸引電子的能力愈小,生成陽離子的傾向愈大。表4-2列出了元素的電負性數(shù)值。元素的電負性是相對值,沒有單位。通常規(guī)定氟的電負性為4.0(或鋰為1.0),計算出其他元素的電負性數(shù)值。從表4-2可以看出,元素的電負性具有明顯的周期性。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和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的周期性變化是一致的。同一周期內(nèi)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一主族內(nèi)從上至下電負性減小。在副族中,電負性變化不規(guī)則。在所有元素中,氟的電負性(4.0)最大,非金屬性最強,鈁的電負性(0.7)最小,金屬性最強。一般金屬元素的電負性小于2.0,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大于2.0,但兩者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不能把電負性2.0作為劃分金屬和非金屬的絕對標準。
表4-2 元素的電負性
LiBeHBCNOF1.01.52.12.02.53.03.54.0NaMgAlSiPSCl0.91.21.51.82.12.53.0KCaScTiVCrMnFeCoNiCuZnGaGeAsSeBr0.81.01.31.51.61.61.51.81.81.91.91.61.61.82.02.42.8RbSrYZrNbMoTcRuRhPdAgCdInSnSbTeI0.81.01.21.41.61.81.92.22.22.21.91.71.71.81.92.12.5CsBaLa~LuHfTaWReOsIrPtAuHgTlPbBiPoAt0.70.91.1~1.21.31.51.71.92.22.22.22.41.91.81.81.92.02.2FrRaAcThHaUNp~No0.70.91.11.31.41.41.4~1.3素電負性的大小,不僅能說明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而且對討論化學(xué)鍵的類型,元素的氧化數(shù)和分子的極性等都有密切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