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用化學(xué)》 四、碳原子的sp3、sp2和sp雜化軌道

    雜化軌道理論已在第四章 討論過了。本節(jié)僅對碳原子的雜化軌道作一簡單介紹。

    甲烴分子中的碳原子是sp3雜化的,雜化后的四個sp3軌道構(gòu)成109°28′的夾角[圖10-1(a)]。在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四個sp3雜化軌道分別與四個氫原子1s軌道重疊形成鍵角為109°28′的正四面體分子[圖10-1(b)]。

    四個sp3雜化軌道和甲烷

    (a) (b)

    圖10-1 四個sp3雜化軌道和甲烷

    成鍵情況

    由sp3-s和sp3-sp3形成的碳?xì)鋙鍵和碳碳o(jì)鍵

    圖10-2 由sp3-s和sp3-sp3形成的碳?xì)鋙鍵和碳碳o(jì)鍵

    烷烴分子中的碳?xì)滏I和碳碳鍵是碳原子的一個sp3雜化軌道與氫原子的1s軌道或另一個碳原子的一個sp3雜化軌道重疊而成(圖10-2)。這樣形成的碳?xì)鋯捂I和碳碳單鍵,其電子云具有圓柱狀的軸對稱,叫做σ鍵。由于它是軸對稱的,所以用單鍵相連的碳?xì)湓踊蛱继荚涌梢試@軸自由旋轉(zhuǎn)。

    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與甲烷的碳原子不同,它是sp2雜化的。也就是說,碳原子的三個p軌道中的兩個參與雜化,而另一個p軌道未參與雜化。雜化后生成了三個相同的sp2軌道。這三個軌道軸在同一個平面上,互成120°的角。另一個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的對稱軸垂直于這個平面。

    在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三個sp2雜化軌道中的兩個同氫原子的1s軌道重疊形成碳?xì)洇益I。未參與雜化的兩個p軌道用側(cè)面互相重疊形成一個π鍵(圖10-3)。

    sp雜化軌道及乙烯的o鍵和π鍵

    圖10-3 sp雜化軌道及乙烯的o鍵和π鍵

    所以,雙鍵是由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組成的。

    碳原子的2s軌道同一個2p軌道雜化,形成兩個相同的sp雜化軌道。它們對稱地分布在碳原子的兩側(cè),二者之間的夾角為180°。乙炔分子中的鍵就是由sp雜化軌道形成的。碳原子的一個sp雜化軌道同氫原子的1s軌道形成碳?xì)洇益I,另一個sp雜化軌道與相鄰的碳原子的sp雜化軌道形成碳碳σ鍵,組成直線結(jié)構(gòu)的乙炔分子。沒有參與雜化的兩個p軌道與另一個碳的兩個p軌道相互平行,且“肩并肩”地重疊,形成兩個相互垂直的π鍵(圖10-4)。

    sp雜化軌道及乙炔的o鍵和π鍵

    圖10-4 sp雜化軌道及乙炔的o鍵和π鍵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趙學(xué)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jìn)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xué)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qiáng)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rèn)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xì)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劉宋、雷學(xué)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