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低級飽和脂肪酸(甲酸、乙酸、丙酸)是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中級的(C4-C9)羧酸是帶有不愉快氣味的油狀液體;C10及C10以上的羧酸為無味的油狀固體,揮發(fā)性很低,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芳香族羧酸都是固體。
低級脂肪酸易溶于水,但隨著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以至難溶或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
羧酸的沸點比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近的醇還要高。例如,甲酸和乙醇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同,但乙醇的沸點為78.5℃,而甲酸為100.5℃。這是因為羧酸分子間能以氫鍵締合成二聚體,羧酸分子間的這種氫鍵比醇分子間的更穩(wěn)定。例如,乙醇分子間的氫鍵鍵能為25.94kJ·mol-1,而甲酸分子間的氫鍵鍵能則是30.12kJ·mol-1。低級羧酸即使在氣態(tài)也是以二締合體的形式存在。
飽和脂肪酸熔點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呈鋸齒形變化(圖16-1)。含偶數(shù)碳原子的羧酸其熔點比其相鄰的兩個含奇數(shù)碳原子羧酸分子的熔點高。這可能是由于偶數(shù)碳原子羧酸分子較為對稱,在晶體中排列更緊密的緣故。一些羧酸的物理常數(shù)和pKa值見表16-2。
表16-2 一些羧酸的物理常數(shù)和pKa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低級飽和脂肪酸(甲酸、乙酸、丙酸)是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中級的(C4-C9)羧酸是帶有不愉快氣味的油狀液體;C10及C10以上的羧酸為無味的油狀固體,揮發(fā)性很低,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芳香族羧酸都是固體。
低級脂肪酸易溶于水,但隨著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以至難溶或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
羧酸的沸點比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近的醇還要高。例如,甲酸和乙醇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同,但乙醇的沸點為78.5℃,而甲酸為100.5℃。這是因為羧酸分子間能以氫鍵締合成二聚體,羧酸分子間的這種氫鍵比醇分子間的更穩(wěn)定。例如,乙醇分子間的氫鍵鍵能為25.94kJ·mol-1,而甲酸分子間的氫鍵鍵能則是30.12kJ·mol-1。低級羧酸即使在氣態(tài)也是以二締合體的形式存在。
飽和脂肪酸熔點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呈鋸齒形變化(圖16-1)。含偶數(shù)碳原子的羧酸其熔點比其相鄰的兩個含奇數(shù)碳原子羧酸分子的熔點高。這可能是由于偶數(shù)碳原子羧酸分子較為對稱,在晶體中排列更緊密的緣故。一些羧酸的物理常數(shù)和pKa值見表16-2。
表16-2 一些羧酸的物理常數(shù)和pKa
名稱構(gòu)造式熔點/℃沸點/℃溶解度g·(100g水)-1PKa (25℃)pKa1 ,pKa2甲酸HCOOH8.4100.5∞3.77乙酸CH3COOH16.6118∞4.76丙酸CH3CH2COOH-22141∞4.88正丁酸CH3CH2CH2COOH-4.7162.5∞4.82正戊酸CH3(CH2)3COOH-351873.74.81正己酸CH3(CH2)4COOH-1.52050.44.84正庚酸CH3(CH2)5COOH-11223.50.244.89正辛酸CH3(CH2)6COOH16.52370.254.85壬酸CH3(CH2)7COOH12.52544.96癸酸CH3(CH2)8COOH31.5268軟脂酸CH3(CH2)14COOH62.9269(13Pa)硬脂酸CH3(CH2)10COOH69.6287(13Pa)丙烯酸CH2=CHCOOH131414.26乙二酸HOOC-COOH1898.61.46 4.40己二酸HOOC(CH2)4COOH1512761.54.43 5.52順丁烯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