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沉香 葫蘆巴(酒浸,炒) 附子(炮) 陽起石(研細,水飛,各一兩) 肉桂(半兩) 破故紙 舶茴香(炒) 肉豆蔻(面裹煨) 木香 金鈴子(蒸,去皮核,各一兩) 硫黃 黑錫(去滓秤,各二兩) 上用黑盞或新鐵銚內(nèi),如常法結(jié)黑錫、硫黃,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極細,余藥并細末,和勻。自朝至暮,以研至黑光色為度。酒糊丸,如梧子大,陰干,入布袋內(nèi)擦令光瑩。每四十丸,空心鹽、姜湯或棗湯下,女人艾棗湯下。
□
丁香 白豆蔻(各半兩) 伏龍肝(一兩) 上為末,煎桃仁、吳茱萸湯調(diào)下一錢。
柿錢 丁香 人參(各等分)上為細末,水煎,食后服。
丁香 柿蒂 青皮 陳皮(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羌活 附子(炮) 木香 茴香(炒,各五錢) 干姜(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鹽一撮,煎二十沸,和滓熱服。
陳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五服。
人參(一兩) 附子(炮,五錢) 上姜、棗水煎,徐徐服。
黃柏(鹽、酒拌,新瓦上炒褐色) 知母(去皮,酒拌濕炒,各四兩) 熟地黃(懷慶肥大沉水者,酒洗,焙干用) 敗龜板(酥炙黃,各六兩) 上為細末,以豬脊髓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下。
(公元 280 年? )晉.王熙(叔和)著。十卷。搜集后漢以前的醫(yī)學(xué)著作,闡述脈象 24 種,并論述臟腑、經(jīng)絡(luò) 、病證、治則、預(yù)后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沉香 葫蘆巴(酒浸,炒) 附子(炮) 陽起石(研細,水飛,各一兩) 肉桂(半兩) 破故紙 舶茴香(炒) 肉豆蔻(面裹煨) 木香 金鈴子(蒸,去皮核,各一兩) 硫黃 黑錫(去滓秤,各二兩) 上用黑盞或新鐵銚內(nèi),如常法結(jié)黑錫、硫黃,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極細,余藥并細末,和勻。自朝至暮,以研至黑光色為度。酒糊丸,如梧子大,陰干,入布袋內(nèi)擦令光瑩。每四十丸,空心鹽、姜湯或棗湯下,女人艾棗湯下。
□
丁香 白豆蔻(各半兩) 伏龍肝(一兩) 上為末,煎桃仁、吳茱萸湯調(diào)下一錢。
□
柿錢 丁香 人參(各等分)上為細末,水煎,食后服。
□
丁香 柿蒂 青皮 陳皮(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
羌活 附子(炮) 木香 茴香(炒,各五錢) 干姜(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鹽一撮,煎二十沸,和滓熱服。
□
陳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五服。
□
人參(一兩) 附子(炮,五錢) 上姜、棗水煎,徐徐服。
□
黃柏(鹽、酒拌,新瓦上炒褐色) 知母(去皮,酒拌濕炒,各四兩) 熟地黃(懷慶肥大沉水者,酒洗,焙干用) 敗龜板(酥炙黃,各六兩) 上為細末,以豬脊髓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