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碥》 反胃噎膈

    作者: 何夢瑤

    當歸 芍藥(煨) 黃柏(鹽水炒) 黃連(各一錢半) 黃芩 山梔 生地黃(各一錢) 甘草(三分)

    水二鐘,煎七分,入童便、竹瀝各半酒盞,食前服。

    雄黃(別研) 木香(各五錢) 檳榔 三棱(煨) 蓬術(煨) 貫眾(去毛) 干漆(炒煙盡) 陳皮(各一兩) 大黃(一兩半) 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昆布(二兩,洗去咸) 小麥(二合) 水煎,俟麥熟去渣,不拘時服一小盞。再口中長含昆布兩三片,咽津極效。

    北大黃(去皮,酒洗,紙包煨香,不可過,存性,一兩) 黑牽牛(三兩,取頭末一兩) 皂角(去皮,生用,一兩) 芒硝(生用,半兩) 上為末,滴水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送下。

    白豆蔻(去皮,二兩) 甘草(炙,五兩) 木香(三兩) 濃樸(去皮,姜汁炙熟,一斤) 縮砂仁 丁香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各四兩) 香附子(炒,去凈毛,十六兩) 為細末,每服二錢,姜三片,鹽少許,不拘時,沸湯點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是中醫(yī)臨床治療學的基本讀物,歷來稱為經典著作,所以書內所用方劑又稱為經方。近代著名中醫(yī)曹穎甫,名 家達,號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醫(yī)專宗張仲景,深研這二部書,以善用經方聞于時。生平醫(yī)案,曾由其門人姜佐齡輯錄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門的個別治驗,搜集見聞,發(fā)揮心得,逐案說解、闡發(fā),以佐證曹氏辨證施治的確切。通過曹氏審閱后,復逐案加以評語,師生商討,從實踐到理論,相互琢磨,名其書曰《經方實驗錄》,由千頃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來,讀者對本書的需要仍繁,我們現(xiàn)在重加整理,刪去其說解蕪冗者,修飾其詞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計九十二案,內有十六案,標明為附列門人醫(yī)案?!耖g中醫(yī)志愿編撰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祿、徐師曾撰
  • 作者:
    翟良
  • 作者:
    張三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