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離枝、丹荔。
「氣味」實(shí):甘、平、無毒。核:甘、溫、澀、無毒。
「主治」
實(shí):
1、痘瘡不發(fā)。有荔枝肉浸酒飲,肉亦吃下。忌生冷。
2、風(fēng)牙疼痛。用荔枝連殼燒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3、呃送不止。用荔枝七個(gè),連皮核燒存性,研為末,開水調(diào)下,立止。
核:
1、脾痛。用荔枝核為末,每服二錢,醋送下。數(shù)服即愈。
2、疝氣。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個(gè)、陳皮(連白)九錢、硫磺四錢,共研為末,加鹽水調(diào)面糊成丸子如綠豆大。遇痛時(shí)空心酒服九丸。不過三服見效。此方名“玉環(huán)來笑丹”。
3、睪熱丸腫痛。用荔枝核、青桔皮、茴等分,各炒過,研細(xì),酒送服二錢,一天服三次。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釋名」離枝、丹荔。
「氣味」實(shí):甘、平、無毒。核:甘、溫、澀、無毒。
「主治」
實(shí):
1、痘瘡不發(fā)。有荔枝肉浸酒飲,肉亦吃下。忌生冷。
2、風(fēng)牙疼痛。用荔枝連殼燒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3、呃送不止。用荔枝七個(gè),連皮核燒存性,研為末,開水調(diào)下,立止。
核:
1、脾痛。用荔枝核為末,每服二錢,醋送下。數(shù)服即愈。
2、疝氣。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個(gè)、陳皮(連白)九錢、硫磺四錢,共研為末,加鹽水調(diào)面糊成丸子如綠豆大。遇痛時(shí)空心酒服九丸。不過三服見效。此方名“玉環(huán)來笑丹”。
3、睪熱丸腫痛。用荔枝核、青桔皮、茴等分,各炒過,研細(xì),酒送服二錢,一天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