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原機啟微》 附東垣諸先生治法

    撥云湯治法見前東垣先生治徐總管條。

    黃 (一分) 細辛葉(五分) 柴胡(七分) 生姜(五分) 荊芥穗(一錢) 羌活 防風(各一錢半)本生甘草 升麻(各一錢) 葛根 川芎(各五分) 知母 歸身(各一錢) 黃柏(一錢半)

    作一服,水煎,稍熱服,食后。

    助陽活血湯治眼發(fā)之后,猶有上熱,白睛紅上壅,無疼痛,隱澀難開,多眵淚。

    防風 黃 炙甘草(各五分) 蔓荊子(二分) 歸身(酒制,五分) 白芷(三分) 升麻(七分) 柴胡(五分)

    作一服,水煎,臨臥稍熱服。

    神效明目湯治眼棱緊急,致倒睫拳毛損目,及上下瞼赤爛,睛赤疼痛昏暗,冷淚常流下,則眼澀難開,眵淚皆滿眼。

    葛根(一錢半) 甘草(炙) 防風(各一錢) 蔓荊子(五分) 細辛(二分) 一法。加黃 (一錢)

    作二服,水煎,臨臥稍熱服。

    廣大重明湯治兩目瞼皆 熱赤腫作痛,楞生瘡,多眵淚,隱澀不能開視,及眼瞼癢,搔之至破者,并皆治之。

    草龍膽(酒炒) 防風 生甘草 細辛(各一錢)

    各杵如麻豆大,內甘草不銼,只作一梃,先以水一碗半,煎草龍膽一味,至一半,再入余三味,煎至小半碗,濾去滓,用清汁帶熱洗,以重湯坐令熱,日用五七次。每洗畢,合目須臾。如 肉泛長及癢,亦驗。

    五秀重明丸治翳膜遮睛,隱澀昏花。常服清利頭目。

    干菊(開頭,五百朵) 荊芥穗(五百穗) 楮實子(五百粒) 木賊(去節(jié),五百莖) 川椒(五百粒,炒去目)

    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徐徐咽下。

    升陽柴胡湯

    羌活 獨活 甘草根 歸身 熟地黃(各一兩) 人參 黃 白術(各半兩) 澤瀉(三錢) 白芍藥(一兩) 陳皮 白茯苓 防風(各三錢) 肉桂(五分) 柴胡(一錢半) 生地黃(酒炒,半兩) 楮實子(酒拌,半兩) 知母(酒制,三錢,夏月加至五錢)

    每服五錢,水煎,稍熱服,食后。另合一料,煉蜜為丸,如桐子大,食遠茶清送下五十丸。每日與前藥各一服。如天氣熱甚,加五味子三錢或五錢,天門冬五錢,更加芍藥、楮實子各五錢。

    芎辛湯治兩目晝夜隱澀難開,羞明畏日,目赤視物昏暗,神效。

    芎 蔓荊子(各五分) 細辛(二分) 防風(一錢半) 甘草 白芷(各一錢)

    作一服,水煎,臨臥稍熱服。

    羌活退翳丸治內障,右眼小 青白翳,大 微顯白翳,腦痛,瞳子散大,上熱惡熱,大便時難,小便如常,遇天熱暖處,頭痛睛脹,能食,日沒后天陰則昏暗,此證亦可服滋陰地黃丸。

    熟地黃(八錢) 生地黃(酒制) 歸身(酒制,焙) 黃柏(制,各半兩) 川芎(三錢) 芍藥(一兩二錢) 防己(二錢,酒制) 知母(三錢,酒制) 茺蔚子(半兩) 牡丹皮(三錢) 丹參(半兩) 寒水石(一兩,生用) 柴胡(半兩) 羌活(三錢) 黑附子(一錢,炮)

    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送下,隨以食壓之。忌言語。(以上俱見《東垣試效方》)

    保命當歸湯治風熱上攻,瞳子散大。

    當歸身 黃芩(各二錢) 黃連 柴胡(各一錢) 熟地黃(三錢) 芍藥(二錢) 甘草(炙,三錢)

    分三服,水煎,臨臥溫服。

    瑞竹四神丸治腎經虛損,眼目昏花,補虛益損,及云翳遮睛。

    甘州枸杞子(一斤,揀色赤滋潤者,作四分,用酒一杯潤之,一分) 川椒(一兩同炒,一分) 小茴香(一兩同炒,一分,用芝麻一協(xié)議炒,一分,獨炒用)

    炒過,將川椒等篩去不用,再加熟地黃、白術、白茯苓各一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蚣痈示栈ㄒ粌?。(見《醫(yī)學綱目添加》)

    補肝散治肝風內障,不痛不癢,眼見花發(fā)黃白黑赤,或一物二形難辨。

    羚羊角 防風(各二兩) 羌活 人參 車前子 茯苓 細辛 玄參 黃芩(各一兩)

    為末。食后,米飲調服一錢。

    簡要補肝散治肝虛目睛疼,淚出不止,筋脈痛,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四兩) 香附子(一兩)

    為細末。每服一錢,茶清調下。

    羚角飲子治綠翳內障,頭旋額痛,眼內痛澀者。

    羚羊角 防風 知母 人參 茯苓 玄參 桔梗(各二兩) 細辛(三兩) 黃芩 車前子(各一兩)

    為末。每服三二錢,水煎,食后溫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