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亦稱留公乳、虛中、蘆石、鵝管石、夏石、黃砂石。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
1、一切勞嗽(胸膈痞滿,咳嗽不已)。用石鐘乳、雄黃、佛耳草、款冬花,等分為末。每用一錢,細燒成煙,以筒吸煙入喉。一天兩次。
2、急喘不停。用鐘乳粉五錢、蠟三兩,和勻,蒸在飯甑里。蒸熟取出,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溫開水送下。
3、吐血損肺。用鐘乳粉,每服二錢,糯米湯送下。
4、冷瀉水止。用鐘乳粉一兩、肉豆蔻(煨過)半兩,共研為末,加棗肉(煮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5、乳汁不通(氣少血虛,脈澀不行,故乳少)。用鐘乳粉二錢,服時以漏蘆煎成的濃湯送下。又方:鐘乳粉、通草,等分為末,每服一茶匙,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釋名」亦稱留公乳、虛中、蘆石、鵝管石、夏石、黃砂石。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
1、一切勞嗽(胸膈痞滿,咳嗽不已)。用石鐘乳、雄黃、佛耳草、款冬花,等分為末。每用一錢,細燒成煙,以筒吸煙入喉。一天兩次。
2、急喘不停。用鐘乳粉五錢、蠟三兩,和勻,蒸在飯甑里。蒸熟取出,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溫開水送下。
3、吐血損肺。用鐘乳粉,每服二錢,糯米湯送下。
4、冷瀉水止。用鐘乳粉一兩、肉豆蔻(煨過)半兩,共研為末,加棗肉(煮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5、乳汁不通(氣少血虛,脈澀不行,故乳少)。用鐘乳粉二錢,服時以漏蘆煎成的濃湯送下。又方:鐘乳粉、通草,等分為末,每服一茶匙,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