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馮魯瞻曰∶重 者,初生上 有物脹起,宛如懸癰者是也。是脾胃挾熱,氣血不能收斂。治法速宜綿纏長針露鋒,刺腫之處,去其惡血則消。若再生再刺,否則有妨乳食??偩壭撼鎏ブ?,血?dú)馐諗砍裳?,則口內(nèi)舌上喉頰皆凈;若血?dú)獠粩浚ザ旧瞎?,則乃成矣。(《錦囊》)
又曰∶兒初生,次日即看口中上 ,如有白泡子,即以銀挖耳輕輕刮破,其泡子須刮出,勿令落入喉中,仍以京墨搽之。此泡一老,非惟難刮,且兒不乳,變生撮口諸證。初生下地即不啼哭,不能吞乳,奄奄如死者,急看喉間,懸癰前 上有一泡,用指摘破,以帛拭去惡血,勿令咽下,即能通聲吞乳。(《保生碎事》)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bǔ)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bǔ)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馮魯瞻曰∶重 者,初生上 有物脹起,宛如懸癰者是也。是脾胃挾熱,氣血不能收斂。治法速宜綿纏長針露鋒,刺腫之處,去其惡血則消。若再生再刺,否則有妨乳食??偩壭撼鎏ブ?,血?dú)馐諗砍裳?,則口內(nèi)舌上喉頰皆凈;若血?dú)獠粩浚ザ旧瞎?,則乃成矣。(《錦囊》)
又曰∶兒初生,次日即看口中上 ,如有白泡子,即以銀挖耳輕輕刮破,其泡子須刮出,勿令落入喉中,仍以京墨搽之。此泡一老,非惟難刮,且兒不乳,變生撮口諸證。初生下地即不啼哭,不能吞乳,奄奄如死者,急看喉間,懸癰前 上有一泡,用指摘破,以帛拭去惡血,勿令咽下,即能通聲吞乳。(《保生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