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要藥分劑》 甘遂

    味苦甘。性寒。有毒。稟天地陰寒之氣以生。降也。陰也。瓜蒂為使。惡遠志。反甘草。

    【主治】主大腹。疝瘕。腹?jié)M。面目浮腫。留飲宿食。破癥堅積聚。利水谷道。(本經(jīng))散膀痰迷癲癇【歸經(jīng)】入肺脾腎三經(jīng)。為行水之品。(兼瀉劑逐隧道水濕直達水氣結(jié)處以攻決為用能瀉腎)【前論】喻嘉言曰。胃為水谷之海。五臟六腑之源。脾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于中。

    肺無所膚水病當(dāng)以健脾為主。使脾實而氣運。則水自行。

    鰲按、甘遂乃泄水圣藥。與商陸、大戟、芫花異性同功。方家俱不甚用。但商陸專除水腫。

    去商【禁忌】經(jīng)疏曰。元氣虛人。除傷寒水結(jié)胸。不得不用外。其余水腫蠱脹。謹慎用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