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繩·幼科》 治痰

    作者: 王肯堂

    半夏丸(方見驚搐)

    星蘇散治諸風口噤不語。

    天南星(略炮,銼)

    上,每服五七分,姜四片,紫蘇五葉,水煎,入雄豬膽少許,溫服。

    治癇方治太陽陽明二經(jīng)為病。

    荊芥穗(四兩) 白礬(為細末,二兩)

    上,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荊芥湯下,次三十丸,四十丸,又次五十丸,俱食前。

    礬丹

    虢丹 晉礬(各一兩)

    上,用磚鑿一窠,可容二兩許,先安丹、在下,次安礬在上,以炭五斤,令炭盡,取出細研。以不經(jīng)水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湯下。

    《元戎》二白丸

    白礬(一塊,約一兩)

    上用生蒸餅劑裹,蒸熟去皮,可丸,入輕粉一字或半錢,量虛實加減,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湯下。小兒丸小。

    朱砂滾涎散治小兒五癇。

    朱砂 白礬(生用) 赤石脂 硝石(各等分)

    上為細末,研蒜膏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荊芥湯下。

    琥珀壽星丸

    天南星(一個,掘坑、用火 燒,坑紅,出炭凈,入好酒一升在火穴中,放入南星,蓋穴,勿令通氣,過一宿取出,焙,末) 琥珀(四兩) 朱砂(二兩半,為衣)

    上以豬心血打干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參湯送下。

    南星五生丸

    南星 半夏 川烏 白附子 大豆(去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每服二丸至五丸,不過七丸,姜湯下。

    斷癇丸治小兒諸癇痰盛。

    皂角(盈尺者三挺,去皮,捶碎,水三升浸,收汁濾過,瓷器內(nèi)熬成膏) 白礬( 枯,研細,一兩半)蝎稍(炒) 直僵蠶(炒) 雄黃(另研) 朱砂(另研) 白附子(各半兩) 麝香(一錢,另研)烏蛇(酒浸,取肉,焙干,二錢半) 南星(濕紙裹,炮熟,一兩) 赤蜈蚣(一條,酒浸炙,去頭足)

    上為末,用水煮半夏糊、和前項皂角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用生姜湯磨化,不拘時服。

    定癇丸治小兒五癇。

    赤腳蜈蚣(一條,去頭足,酒浸,炙) 蝎稍(去毒) 烏蛇肉(酒炙) 白附子(生) 天南星(末) 丸白半夏(末,用姜汁和一宿。各二錢半) 熊膽 白礬(新瓦上 枯。各一錢二分半)

    上為末,稀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二三丸,用薄荷煎湯磨化,不拘時服。

    治小兒驚癇。

    膽星(二兩) 全蝎(去毒,炒,半兩) 白附子 僵蠶(炒) 川芎(各一兩) 薄荷(半兩)

    上為末,粥丸,青黛為衣。每服一二丸,姜湯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衛(wèi)生廳局、中醫(y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衛(wèi)生局:

    全國中醫(yī)藥特色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自2003年開展以來,各地積極開展社區(qū)中醫(yī)藥服務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jīng)驗。為指導各級衛(wèi)生、中醫(yī)藥行政管理部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進一步深入開展社區(qū)中醫(yī)藥服務工作,我局對各示范區(qū)社區(qū)中醫(yī)藥服務工作規(guī)律性經(jīng)驗和規(guī)范性做法進行提煉、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區(qū)中醫(yī)藥服務工作指南(試行)》?,F(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在工作中參考使用。在試行過程中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反饋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

    聯(lián) 系 人:嚴華國 吳 迪

    聯(lián)系電話:010-65914966 65930672(傳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約著成于東漢時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見《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今有清.孫星衍等輯本若干種。 本書收藥物 365 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是后漢以前藥物學的總結。

    學術價值:

    文獻價值:我國現(xiàn)存最早之藥學著作。

    理論價值:初步奠定了藥學理論之基礎。

    實用價值:記載之藥物,大多樸實有驗,歷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
  • 作者:
    陳修園
  • 作者:
  • 作者:
    陳會撰、劉瑾補輯
  • 作者:
    吳亦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