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圣惠》云∶夫小兒有肌肉虛者,為風毒熱氣所乘,熱毒搏于血氣,則皮膚赤而腫起,其風隨氣行游不定,故名也。又云∶夫游腫之狀者,為青黃赤白,無復定色,游走于皮膚之間,肉上微光,是也。
治小兒赤游,皮膚作片片赤腫,此是風熱所致,宜服。
犀角散
犀角屑 黃芩 黃 川升麻 梔子仁 漢防己 川樸硝(各一分) 牛黃(半分,研)
上為末。煎竹葉湯調(diào)半錢,無時,量兒加減。
治小兒頭面身體赤毒,腫起作片,宜用升麻膏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 射干 赤芍藥 玄參 黃芩 梔子仁 川大黃 大青藍子羚羊角屑(各半兩) 生地黃(二兩)
上銼,以豬脂一斤半,于鐺中慢火熬,不住手攪,藥色變,膏成,去滓,瓷合盛,頻摩腫處。
又方黃柏末 川大黃末 川樸硝(各半兩) 馬勃 水銀(各一分。水銀于手心內(nèi)、用津、研令星盡) 雞子(三個,去殼)
上,同研成膏。先以鈹針鈹破,然后以膏涂之。
又方雞冠花 商陸 紫礦 川大黃(各半兩)
上為末。以雞清入生油等分,調(diào)涂,干再涂。
又方附子(去皮臍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 石鹽(三分)
上為末,以煉了豬脂四兩相和,慢火熬成膏,瓷合盛,候冷,頻頻涂,以瘥為度。
治游腫攻頭面 腫,赤熱疼痛,宜用郁金散
郁金(半兩) 赤小豆(一合) 甜葶藶(半兩) 伏龍肝(二兩) 川芒硝(半兩) 川大黃(生,半兩)
上為末。以生雞子白并蜜少許調(diào),令稀稠得所,涂之,干再涂。
治游腫赤者。川大黃末(二兩) 護火草(五兩) 上相合,杵涂之,干易。
治赤白游腫。蕓苔子(半合) 鹽(一錢) 米醋(一雞,子殼) 上杵如泥,看大小涂紙上貼之,如走,即隨處貼之,不三兩上,效。
治青白赤游腫,手近微痛。
川大黃(生) 蒲黃 伏龍肝(各二兩)
上為細末。水和如薄泥,涂之,干再用。
又方川大黃(一兩生) 豉(一合) 紫檀(一兩)
上為末。醋和涂,干再用。
又方 紫檀香二兩為末,水調(diào)涂。
治游腫,流遍身赤色,入腹即死。以生豬肉敷上,數(shù)數(shù)換之,其肉,蟲鳥不食,臭惡甚也。
治游腫,以生布一片, 油以火燃之,持照病上,咒曰,日游日游不知著脂火燎你頭,咒七遍,即瘥也。
治白游腫,杵生羊脾涂之。
又方 栝蔞根(二兩,為末) 伏龍肝(半兩,細研) 醋調(diào)涂,干再用。
《子母秘錄》治小兒赤游,行于體上下,至心即死,以芒硝納湯中,取濃汁,拭丹上。杵菘菜敷之。取白豆末,水和涂,干再用。
《千金》中興治赤游腫,若遍身入心腹,即殺人,用灶下黃土為末,油調(diào)涂,勿令干,若已入腹及陰者,以護火草取汁一盞服之,干者即末之,水調(diào)服。
治赤白游腫簇上白臭死蠶治白游,赤死者治赤游,并搗涂之。
治赤游腫,搗栝蔞敷之。
《本草》云∶赤游、白疹、醋磨五毒草敷,亦杵莖敷之,恐毒入腹,亦煮服之。(五毒草,一名五蕺,又名地圜,平地生,花葉如蕎麥,根似狗脊)
(公元 1241 年)宋.施發(fā)(政卿)著。三卷。先總論脈法,次辨明 24 種脈的形象和主病,最后敘述傷寒雜病 等 21 類病證的生死脈法,及婦人病脈、胎脈和小兒病的脈法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圣惠》云∶夫小兒有肌肉虛者,為風毒熱氣所乘,熱毒搏于血氣,則皮膚赤而腫起,其風隨氣行游不定,故名也。又云∶夫游腫之狀者,為青黃赤白,無復定色,游走于皮膚之間,肉上微光,是也。
治小兒赤游,皮膚作片片赤腫,此是風熱所致,宜服。
犀角散
犀角屑 黃芩 黃 川升麻 梔子仁 漢防己 川樸硝(各一分) 牛黃(半分,研)
上為末。煎竹葉湯調(diào)半錢,無時,量兒加減。
治小兒頭面身體赤毒,腫起作片,宜用升麻膏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 射干 赤芍藥 玄參 黃芩 梔子仁 川大黃 大青藍子羚羊角屑(各半兩) 生地黃(二兩)
上銼,以豬脂一斤半,于鐺中慢火熬,不住手攪,藥色變,膏成,去滓,瓷合盛,頻摩腫處。
又方黃柏末 川大黃末 川樸硝(各半兩) 馬勃 水銀(各一分。水銀于手心內(nèi)、用津、研令星盡) 雞子(三個,去殼)
上,同研成膏。先以鈹針鈹破,然后以膏涂之。
又方雞冠花 商陸 紫礦 川大黃(各半兩)
上為末。以雞清入生油等分,調(diào)涂,干再涂。
又方附子(去皮臍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 石鹽(三分)
上為末,以煉了豬脂四兩相和,慢火熬成膏,瓷合盛,候冷,頻頻涂,以瘥為度。
治游腫攻頭面 腫,赤熱疼痛,宜用郁金散
郁金(半兩) 赤小豆(一合) 甜葶藶(半兩) 伏龍肝(二兩) 川芒硝(半兩) 川大黃(生,半兩)
上為末。以生雞子白并蜜少許調(diào),令稀稠得所,涂之,干再涂。
治游腫赤者。川大黃末(二兩) 護火草(五兩) 上相合,杵涂之,干易。
治赤白游腫。蕓苔子(半合) 鹽(一錢) 米醋(一雞,子殼) 上杵如泥,看大小涂紙上貼之,如走,即隨處貼之,不三兩上,效。
治青白赤游腫,手近微痛。
川大黃(生) 蒲黃 伏龍肝(各二兩)
上為細末。水和如薄泥,涂之,干再用。
又方川大黃(一兩生) 豉(一合) 紫檀(一兩)
上為末。醋和涂,干再用。
又方 紫檀香二兩為末,水調(diào)涂。
治游腫,流遍身赤色,入腹即死。以生豬肉敷上,數(shù)數(shù)換之,其肉,蟲鳥不食,臭惡甚也。
治游腫,以生布一片, 油以火燃之,持照病上,咒曰,日游日游不知著脂火燎你頭,咒七遍,即瘥也。
治白游腫,杵生羊脾涂之。
又方 栝蔞根(二兩,為末) 伏龍肝(半兩,細研) 醋調(diào)涂,干再用。
《子母秘錄》治小兒赤游,行于體上下,至心即死,以芒硝納湯中,取濃汁,拭丹上。杵菘菜敷之。取白豆末,水和涂,干再用。
《千金》中興治赤游腫,若遍身入心腹,即殺人,用灶下黃土為末,油調(diào)涂,勿令干,若已入腹及陰者,以護火草取汁一盞服之,干者即末之,水調(diào)服。
治赤白游腫簇上白臭死蠶治白游,赤死者治赤游,并搗涂之。
治赤游腫,搗栝蔞敷之。
《本草》云∶赤游、白疹、醋磨五毒草敷,亦杵莖敷之,恐毒入腹,亦煮服之。(五毒草,一名五蕺,又名地圜,平地生,花葉如蕎麥,根似狗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