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黃蟄蟲丸

    組成

    大黃十分(75克),黃芩二兩(60克),甘草三兩(90克),桃仁、杏仁各一升(各60克),芍藥四兩(120克),干地黃十兩(300克),干漆一兩(30克), 虻蟲一升(60克),水蛭百枚(60克),蠐螬一升(60克),蟄蟲(土蟞蟲)半升(30克)。

    用法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3克,日三服。現代用法:將蠐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余9味共研為細粉,過羅,與桃仁等混合均勻,共為細粉。煉蜜為丸,每粒3克,蠟皮封固。每服1丸,溫開水或酒送服。

    功效

    破血消癥,祛瘀通經。

    主治

    主治干血內結,五勞虛極,瘀結成塊,婦女經閉,肌膚甲錯,兩目黯黑,潮熱消瘦等。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病癥。

    1.乙型病毒性肝炎:大黃蟄蟲丸聯(lián)合干擾素-α肌內注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與僅用干擾索。肌內注射治療30例隨機對照。療程8周。觀察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血清纖維化、血常規(guī)指標。兩組均連續(xù)用藥48周后進行療效判定。結果:肝功能、HBV - DNA、血清纖維化、血常規(guī)指標兩組均有明顯改善,治療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癥狀、體征積分及總積分兩組均有明顯改善,治療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1年第12期)

    2.肝硬化:本方聯(lián)合拉米夫定配合常規(guī)對癥治療乙肝肝硬化患者44例,與常規(guī)對癥治療44例隨機對照,療程1年。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谷丙轉氨酶(ALT)和血清透明質酸(HA)均明顯下降,HBV-DNA轉陰率明顯升高。(《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年第32期)

    3.糖尿?。捍簏S蟄蟲丸加味治療糖尿病下肢動脈『血管病患者22例,與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的常規(guī)基礎治療21例隨機對照,療程4周。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后治療組跛行指數,踝臂指數及臨床癥狀部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第15期)

    4.乳腺增生:以本方穴位貼敷治療乳腺增生患者50例,療程2周,與中成藥(加味遣遙丸口服)治療50例隨機對照,療程20曰。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4%,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年第12期)

    5.子宮肌瘤:大黃蟄蟲丸治療子宮肌瘤患者30例,與西藥(甲睪酮10毫克舌下含化)治療30例隨機對照,療程3個月。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肌瘤消長變化:治療組有效率96%,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臨床癥狀改善程度:治療組有效率為931,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年第34期)

    方解

    本方中蟄蟲有破瘀血,消腫塊,通經脈,合大黃通達三焦以逐干血;桃仁、干漆、水蛭、虻蟲、蠐螬活血通絡,消散積聚,攻逐瘀血;黃芩配大黃,清上瀉下,共逐瘀熱;桃仁配杏仁降肺氣,開大腸,祛瘀血;地黃,甘草、芍藥滋陰補腎,養(yǎng)血濡脈,和中緩急;黃芩、杏仁清宣肺氣而解郁熱;用酒送服,以行藥勢。諸藥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熱、滋陰血、潤燥結之效。本方特點是以通為補,祛瘀生新,緩中補虛。

    大黃蟄蟲丸臨床應用廣泛,還可以治療肝纖維化、肝炎后高膽紅素血癥、血吸蟲病、黃疸、高脂血癥、口周皮炎、黃褐斑、痤瘡、銀屑病、結節(jié)性紅斑、異位妊娠、月經失調、閉經、盆腔炎性包塊、慢性前列腺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腎功能衰竭、腦動脈硬化癥、腦出血等病癥。偶見于治療原發(fā)性肝癌、食管癌、胃癌、肺癌。

    現代研究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大黃蟄蟲丸有以下作用:①有效降低轉氨酶,保護慢性肝損傷,促進體內血液吸收;②增強肝細胞代謝,促進膽汁的分泌與排泄;③增強機體免疫能力,使白蛋白升高,球蛋白下降;④增強網狀內皮系統(tǒng)的吸附功能和白細胞的吞噬能力;⑤促進瘀血腫塊的消散和吸收;⑥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心肌營養(yǎng)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增加纖維蛋白溶解酶活性;⑦抑制膽固醇,甘油三酯合成,阻止膽固醇在肝臟的沉積和在血管壁上的沉積,抗動脈粥樣硬化;⑧有顯著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驚厥作用。

    方歌

    大黃蟄蟲芩芍桃,地黃杏草漆蠐螬,水蛭虻蟲和丸服,去淤生新干血療。

    摘錄漢·《金匱要略》
更多中藥材
  • 別名茱萸湯處方甘草2兩,人參2兩,桂心2兩,茱萸1升,生姜1斤,半夏1升。功能主治奔豚病,從卒驚怖憂追得之,氣下縱縱,沖心胸臍間,筑筑發(fā)動有時,不治殺人。大氣上奔胸膈中,諸病發(fā)時,迫滿短氣不得臥,劇荏便悁欲死,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成結氣。用......
  • 《東垣試效方》卷二:奔豚丸處方厚樸(姜制)7錢,黃連(去須,炒)5錢,白茯苓(去皮,另末)2錢,川烏頭(炮)半錢,澤瀉2錢,苦楝(酒煮)3錢,玄胡1錢半,全蝎1錢,附子(去皮)1錢,巴豆霜4分,菖蒲2錢,獨活1錢,丁香半錢,肉桂(去皮)2分......
  • 《金匱要略》卷上:奔豚湯處方甘草 芎藭 當歸各6克 半夏12克 黃芩6克 生葛15克 芍藥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功能主治主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用法用量上藥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溫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
  • 處方茯苓4兩,生葛8兩,甘草2兩(炙),生姜5兩,半夏1升(湯洗),人參3兩,當歸2兩,芎2兩,李根白皮(切)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短氣,五臟不足,寒氣厥逆,腹脹滿,氣奔走沖胸膈,發(fā)作氣欲絕,不識人,氣力羸瘦,少腹起騰踴如豚子,走上走下......
  • 處方芍藥、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當歸、甘李根皮。功能主治腎積,小腹如江豚跳躍上沖。摘錄《證治寶鑒》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