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青州白丸子治一切風痰,小兒驚風。
天南星(生) 白附子(生。各三兩) 川烏頭(去臍尖皮,生,五錢) 半夏(去皮,生,七兩)
上,用井花水浸,次日早再換新水,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曬干,為細末,以糯米粉煎粥,清為丸,如綠豆大。小兒驚風,薄荷湯調(diào)下。和蘇合香丸服名蘇青丸。
半夏散治小兒胃虛嘔吐,水谷不化。
半夏(一兩,泡七次) 陳糯米(三錢)
上銼散。姜五片,棗一枚,同煎。
〔錢氏〕鐵粉丸治涎盛潮搐吐逆。
水銀(砂子,二錢) 朱砂(一分) 鐵粉 天南星(炮,去皮臍,取末。各一分) 輕粉(二分)
上同研水銀星散盡為度。姜汁糊丸,如粟米大。煎生姜湯下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無時。
茯苓半夏湯治諸嘔噦心下堅痞,膈間有痰水眩悸。
半夏(湯泡,五錢) 白茯苓(二兩,去皮)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去滓熱服,不拘時。
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fā)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半夏(湯洗,七次) 橘紅(各五錢) 白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半,炙)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烏梅一個,同煎。
白附飲治肝風克脾土,痰涎壅盛,和飲食吐出,蓋風能生痰,痰壅其食,故吐出。
白附子 南星(生用) 半夏(生用) 川烏(去皮臍,生用) 天麻(明亮者) 陳皮(去白) 南木香 全蝎(去尾尖毒) 僵蠶(去絲) 丁香(各二錢)
上件銼。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慢火煎七分,作五次空心溫服。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著。二卷。上集論帶下、血崩、調(diào)經(jīng)等 38 癥,41 方;下集論妊娠、小產(chǎn)、難產(chǎn)、正產(chǎn)、產(chǎn)后等 40 癥,4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青州白丸子治一切風痰,小兒驚風。
天南星(生) 白附子(生。各三兩) 川烏頭(去臍尖皮,生,五錢) 半夏(去皮,生,七兩)
上,用井花水浸,次日早再換新水,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曬干,為細末,以糯米粉煎粥,清為丸,如綠豆大。小兒驚風,薄荷湯調(diào)下。和蘇合香丸服名蘇青丸。
半夏散治小兒胃虛嘔吐,水谷不化。
半夏(一兩,泡七次) 陳糯米(三錢)
上銼散。姜五片,棗一枚,同煎。
〔錢氏〕鐵粉丸治涎盛潮搐吐逆。
水銀(砂子,二錢) 朱砂(一分) 鐵粉 天南星(炮,去皮臍,取末。各一分) 輕粉(二分)
上同研水銀星散盡為度。姜汁糊丸,如粟米大。煎生姜湯下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無時。
茯苓半夏湯治諸嘔噦心下堅痞,膈間有痰水眩悸。
半夏(湯泡,五錢) 白茯苓(二兩,去皮)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去滓熱服,不拘時。
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fā)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半夏(湯洗,七次) 橘紅(各五錢) 白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半,炙)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烏梅一個,同煎。
白附飲治肝風克脾土,痰涎壅盛,和飲食吐出,蓋風能生痰,痰壅其食,故吐出。
白附子 南星(生用) 半夏(生用) 川烏(去皮臍,生用) 天麻(明亮者) 陳皮(去白) 南木香 全蝎(去尾尖毒) 僵蠶(去絲) 丁香(各二錢)
上件銼。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慢火煎七分,作五次空心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