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蒙筌》 水葒草

    作者: 陳嘉謨

    (即天蓼) 味咸,氣微寒。無毒。一云味辛。有毒。雖生各處,多在水傍。苗莖高尺余,葉大色赤白。五月采實,用者最稀。去痹氣,除惡瘡,下水氣,解消渴。去熱明目,奇效咸臻。馬蓼葉大同前,卑濕之地亦產(chǎn)。夏收采曝干入劑,主腸中蟲蛭輕身。

    水蓼生淺水中,大葉上有黑點。根莖并采,可用煎湯。捋腳止霍亂轉(zhuǎn)筋,消香港腳腫滿;吞服止蛇毒攻內(nèi),去 癖脹疼。水蠱黃腫腹膨,用蒸汗出立愈。二月勿食,傷腎弱陽。若合魚 食之,令陰冷痛欲絕。

    毛蓼冬根不死,葉上有毛;亦主瘰 癰疽,引膿長肉。白蓼紅蓼,造酒并佳。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