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查古籍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①陳述?!端貑枴ちo大論》:“臣雖不敏,請陳其道。”
②陳列。《靈樞·玉版》:“兩軍相當,旗幟相望,白刃陳于中野者,非一日之謀也?!?/p>
③調和。《素問·生氣通天論》:“是以圣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
④蓄積之水氣?!端貑枴乎蝉氛摗罚骸捌街斡跈嗪?,去宛陳莝,微動四極?!?/p>
⑤指陳久、陳舊者,與新生相對。《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p>
⑥敷布,布散。《素問·痹論》:“水谷之精氣也,和調于五臟,灑陳于六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