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按《本草》上一字犯英廟諱。下一字曰蕷,唐代宗名豫,故改下一字為藥,今人遂呼為山藥。如此則盡失當(dāng)日本名,慮歲久以山藥為別物,故書之。此物貴生干,方入藥。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剮去皮,于屋檐下風(fēng)逕處盛竹篩中,不得見日色。一夕干五分,俟全干收之,惟風(fēng)緊則干速。所以用干之意,蓋生濕則滑,不可入藥,熟則只堪啖,亦滯氣。余如經(jīng)。
《濟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zhǔn)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而成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按《本草》上一字犯英廟諱。下一字曰蕷,唐代宗名豫,故改下一字為藥,今人遂呼為山藥。如此則盡失當(dāng)日本名,慮歲久以山藥為別物,故書之。此物貴生干,方入藥。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剮去皮,于屋檐下風(fēng)逕處盛竹篩中,不得見日色。一夕干五分,俟全干收之,惟風(fēng)緊則干速。所以用干之意,蓋生濕則滑,不可入藥,熟則只堪啖,亦滯氣。余如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