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月采之。雙仁者有毒殺人。不可用。
氣味甘苦溫冷利。(性潤。利下行。非真冷也。)有小毒。氣薄味濃。濁而沉墜。降也。
入手風仁帶治肺服。能體與用者謂心之火及亦可。蓋火援物以顯用。即用以顯體故也。(之頤)杏仁下喘。治氣也。桃仁療狂。治血也。俱治大可過泄。脈浮者屬氣。用杏仁陳皮。脈沉者屬血。用桃仁陳皮。(肺與大腸為表里。賁門主往來。魄門主收閉。為氣之通道。故并用陳皮佐之。)同天冬煎。潤心肺。肺燥喘熱。大腸秘。用杏仁去皮研細。每一升。入水一升半。搗稠汁。入生姜四兩。甘草一寸。銀石器中。
慢火熬成稀膏。入酥二兩同收。每夜。沸湯點服一匙。久患肺氣喘急。至咳甚者。杏仁去皮尖二兩。童便浸。一日一換。夏月三四換。滿半月取出。焙干研細。每服一棗大。薄荷一葉。
蜜一雞子大。水一鐘。煎七分。食后溫服。不過二劑。永瘥。忌腥物。風虛。頭痛欲破者。
杏仁去皮尖。曬此法神妙??慎煲诲X。作餅。
用杏仁三升去研勻點之。目頭點之。
〔論〕經(jīng)云。杏為心果。而其仁則治在氣。又云。桃為肺果。而其仁則治在血。蓋火之用在火之氣之變化心而致氣陽。氣為乎。試即何以同胡又同破粗工散散肺經(jīng)風寒滯氣殊效。若陰虛咳嗽。肺家有虛熱熱痰者。忌之。(仲淳)〔修治〕以湯浸去皮尖。麩炒研用。亦有不去皮尖者。取其發(fā)散風寒肺病。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五月采之。雙仁者有毒殺人。不可用。
氣味甘苦溫冷利。(性潤。利下行。非真冷也。)有小毒。氣薄味濃。濁而沉墜。降也。
入手風仁帶治肺服。能體與用者謂心之火及亦可。蓋火援物以顯用。即用以顯體故也。(之頤)杏仁下喘。治氣也。桃仁療狂。治血也。俱治大可過泄。脈浮者屬氣。用杏仁陳皮。脈沉者屬血。用桃仁陳皮。(肺與大腸為表里。賁門主往來。魄門主收閉。為氣之通道。故并用陳皮佐之。)同天冬煎。潤心肺。肺燥喘熱。大腸秘。用杏仁去皮研細。每一升。入水一升半。搗稠汁。入生姜四兩。甘草一寸。銀石器中。
慢火熬成稀膏。入酥二兩同收。每夜。沸湯點服一匙。久患肺氣喘急。至咳甚者。杏仁去皮尖二兩。童便浸。一日一換。夏月三四換。滿半月取出。焙干研細。每服一棗大。薄荷一葉。
蜜一雞子大。水一鐘。煎七分。食后溫服。不過二劑。永瘥。忌腥物。風虛。頭痛欲破者。
杏仁去皮尖。曬此法神妙??慎煲诲X。作餅。
用杏仁三升去研勻點之。目頭點之。
〔論〕經(jīng)云。杏為心果。而其仁則治在氣。又云。桃為肺果。而其仁則治在血。蓋火之用在火之氣之變化心而致氣陽。氣為乎。試即何以同胡又同破粗工散散肺經(jīng)風寒滯氣殊效。若陰虛咳嗽。肺家有虛熱熱痰者。忌之。(仲淳)〔修治〕以湯浸去皮尖。麩炒研用。亦有不去皮尖者。取其發(fā)散風寒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