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鳎浴秲?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shuō)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shuō)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病名。系指烏珠高而綻起如螺的疾病。《醫(y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旋螺外障,氣輪之內(nèi)烏珠色變青白,如螺螄之殼,其色初青久黑,其形尖圓?!北静《嘤筛谓?jīng)積熱亢極瘀血凝滯所致?!币布葱萃黄稹T斠?jiàn)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