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詞典》x~y 心常有余

    小兒生理病理特點之一。出《育嬰家秘》。心屬火,主血脈,主神志,開竅于舌,其華在面。由于小兒初生,知覺未開,見聞易動,故在生理上表現(xiàn)為神怯,易喜易怒易驚,變態(tài)不常。血脈充盈,則“色見紅潤,脈來大數(shù)”(《育嬰家秘》),神志清晰,精神充沛,反應(yīng)敏捷。若病,實則叫哭發(fā)熱,飲水而搐;虛則困臥,悸動不安。心惡熱,若外感諸邪入心入肝,化熱生風(fēng),風(fēng)火相煽,可見壯熱不退,抽搐不已,甚至傷津劫液,逆?zhèn)鲀?nèi)陷生變,火性炎上,往往可見舌破生瘡。小兒還常見瘤丹斑疹,蛇纏虎帶,蟲疥熛瘡,動輒神昏憒亂,斑疹變黑,表現(xiàn)為心火有余之證。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