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詞典》x~y 陰癇

    病名。

    ①兼見陰證的癇證。《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病先身冷,不驚瘛,不啼喚,而病發(fā)時脈沉者為癇?!薄峨s病源流犀燭·諸癇源流》:“陰癇亦本痰熱,緣醫(yī)用寒藥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敝我藴匮a燥濕,用五生丸、引神歸星丹等。

    ②即慢驚風(fēng)?!蹲C治準繩·幼科》:“陰癇乃慢驚也?!薄靶杭甭@風(fēng),古謂陰陽癇也。急者屬陽,陽盛而陰虧;慢者屬陰,陰盛而陽虧。陽動而躁疾,陰靜而遲緩,皆因臟腑虛而得之?!痹斠娐@條。

    ③慢驚之后,痰迷心竅之癥?!蹲C治準繩·幼科》:“陰癇者,因慢驚后去痰不盡,痰入心包而得?!弊C見四肢逆冷,吐舌搖頭,口嚼白沫,牙關(guān)緊閉但不甚,驚搐作啼,面色或黃或青,脈息沉微。治用固真湯加回生湯同煎。參見癇條。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