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國醫(yī)學通史》 七、口腔科

    宋代隨著分科的日趨精細,口齒病的認識與治療也不斷有所進步。《太平圣惠方》和《圣濟總錄》中反映了這方面的主要成就?!短绞セ莘健肪?4、36專論口、齒、唇、舌,載醫(yī)方500余首?!妒備洝穬雀晕寰淼钠鶎U摽谇患不?。

    (一)口齒疾患認識之深化

    如口瘡一證宋以前多注重清瀉心脾實熱。嚴用和用冷鹽水送黑錫丹和養(yǎng)正丹以鎮(zhèn)墜寧心,治療虛熱上攻之口瘡,開后世治療虛證口瘡的先河?!短K沈內翰良方》還注意到失眠與口瘡發(fā)病的關系,指出:“風口瘡不可失睡一夜,失睡口瘡頓增”,(宋·蘇軾、沈括:《蘇軾內翰良方》卷七,光緒仿知不足齋刊本),現代醫(yī)學出認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發(fā)病中,神經精神因素為誘因之一。

    (二)口齒保健

    宋著名學者蘇東坡提出茶葉對預防齲齒的作用,現代醫(yī)學實驗證實茶葉中含有較多的氟,故有防齲、防口具、殺菌消炎之功。此外,《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還載有藥膏藥齒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細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謂今之藥物牙膏的雛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養(yǎng)生類纂》:“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在歐洲,約500年后所記述的植毛牙刷與周守中的記錄相同。

    (三)醫(yī)療技術進步

    牙齒再植技術

    《圣濟總錄》有治牙齒搖落,復安令著,堅齒散方:“齒才落時,熱粘齒槽中,貼藥齒上,五日即定,一月內,不得咬硬物?!边@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關于植牙處方及手術的記載。

    義齒修復

    陸游(1127~1209)詩《歲晚幽興》中有:“卜冢治棺輸我快,染須種齒笑人癡”之句。并自注云:“近聞有醫(yī)以補墮齒為業(yè)者”。與陸游同時代的樓鑰(1137~1213)在《功媿集》中有《贈種牙陳安上》文,其中有“陳生術妙天下,凡齒之有疾者,易之以新,才一舉手,使人終身保編貝之美”之句。這是我國最早的有關義齒修復的記載。

    骨移植術

    宋·洪邁《夷堅志》載:晏肅之妻,因下頜患疽久不愈,致下頦與下腭脫落。醫(yī)生為其做了移植手術,術后又活了20余年。這是我國最早的有關骨移植手術的記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