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病理生理學》 三、酸堿平衡障礙類型命名上的混亂

    長期以來,文獻上有一種以血氯高低來命名酸堿平衡障礙的方法,歸結(jié)起來它是這樣的:

    仍以前述之化學緩沖反應式予以說明。

    代謝性酸中毒時體液主要緩沖變化:

    呼吸性酸中毒時體液主要緩沖變化:

    代謝性堿中毒時體液主要緩沖變化:

    呼吸性堿中毒時體液主要緩沖變化:

    歸納成表如下:

    pHHCO3-Pco2CI-代謝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代謝性堿中毒
    呼吸性堿中毒↓


    ↑↓


    ↓呼吸代償可正常

    呼吸代償可正常
    ↓↑


    以氯命名的酸堿中毒,文獻中并不少見。其主要缺點有二:(1)易使人誤解,以為酸堿平衡障礙可由于Cl-的原發(fā)變動而引起。實際上Cl-的變動,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HCO3-變動的一個反映罷了,它是繼發(fā)的。(2)有的情況Cl-并不象上述那樣變動。例如代謝性酸中毒并非都是高血氯性酸中毒,前面已經(jīng)講到。例如有機酸生成過多的代謝性酸中毒如乳酸酸中毒、酮癥酸中毒、腎小球濾過功能嚴重損害而使酸性物質(zhì)在體內(nèi)潴留以及水楊酸中毒等均是負離子間隙(AG)增大類代謝性酸中毒,血氯并不增高,而是其它陰離子增加。這類代謝性酸中毒顯然不能稱之為高血氯性酸中毒。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