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國生物制品規(guī)程》 F(ab)2含量測定

    1 試劑

    1.1 丙烯酰胺溶液

    取丙烯酰胺14g,雙丙烯酰胺0.367g,加蒸餾水至50ml。

    1.2 緩沖液

    Ph7.2,0.2mol /L PB-0.2%SDS:取NaH2PO4·2H2O17.8g,Na2HPQ4·12H2O103g,SDS4g,加蒸餾水至2000ml。

    1.3 樣品結(jié)合液

    取10%SDS4ml,0.2mol/L PB0.2ml,甘油10ml,加蒸餾水至20ml。

    1.4 電極緩沖液

    取上述1.2項緩沖液稀釋1倍。

    1.5 固定液

    取甲醇400ml,冰醋酸70ml,加蒸餾水至1000ml。

    1.6 染色液

    取考馬斯亮藍2.5g,溶于500ml甲醇中,加冰醋酸70ml,再加蒸餾水至1000ml。

    1.7 脫色液

    取冰醋酸70ml,甲醇50ml,加蒸餾水至1000ml。

    1.8 干燥液

    取甘油30ml,甲醇200ml,加蒸餾水至1000ml。

    2 操作

    2.1 樣品處理

    取一定蛋白質(zhì)濃度的樣品0.1ml,加樣品結(jié)合液0.1ml,100℃翥沸1~2分鐘,或37℃2小時,冷卻。

    2.2 凝膠板制備

    按下列比例制備所需量凝膠溶液∶0.2mol /L PB∶丙烯酰胺溶液∶水∶1.5%過硫酸銨=2∶1∶0.8∶0.25。最后加1~2滴四甲基乙二胺(TEMED),混勻后立即將膠液加入電泳槽的玻璃板間,要避免產(chǎn)生氣泡。

    2.3 加樣

    于每一樣品孔內(nèi)加入已經(jīng)處理過的樣品25μg蛋白。

    2.4 電泳

    電泳條件為每個樣品孔的電流恒定為2~3mA。當溴酚藍電泳至底部時停止電泳。

    2.5 固定

    將電泳后的膠板放入固定液中,過夜。

    2.6 染色及脫色

    于染色液中染色1~2小時,然后置脫色液中進行脫色,直至底色成為無色為止。

    2.7 干燥保存

    用適宜方法干燥。

    3 結(jié)果計算

    將干燥前或后的膠板用掃描儀于575nm或520nm處對每一樣品進行掃描,得出(或計算出)樣品中F(ab)2的百分含量。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
  • 作者:
    ?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guān)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