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皮膚瘙癢癥除多由陰血虛衰所致,宜多食用滋陰養(yǎng)血之品外,又宜根據(jù)病人的具體情況服食不同的飲食。在一般情況下,應(yīng)盡量避免食入腥發(fā)動風(fēng)及辛辣厚味之品,如魚、蝦、蟹、羊肉、狗肉、蔥、蒜、辣椒、韭菜、酒等。如瘙癢入夜則甚,伴心緒煩躁者,宜選用鎮(zhèn)靜安神的食品,如蓮子、百合、棗仁、牡蠣、木瓜、橙等。
下列各類湯餐,可根據(jù)病情選食。
1.豬膚湯
豬膚500g、用白皮。從內(nèi)刮去肥者,令如紙薄,白米粉15g,白蜜30g。先用水煎豬膚煮至一半去渣,加白米粉及白蜜,熬香,和勻飲服,每天3~4次分服。
適用于血虛風(fēng)燥型的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的患者,每年秋末冬初常服,有預(yù)防或減輕病癥作用。
2.綠豆藕片
綠豆20g、鮮藕300g、鮮薄荷葉3片。將鮮藕洗凈去皮,綠豆泡好后,裝入藕孔內(nèi),蒸熟切片,鮮薄荷切碎,撒于其上,加調(diào)料后涼拌食用。
本品有補血清熱,祛風(fēng)止癢作用,適用于老年皮膚瘙癢癥之屬于血虛化燥者。
3.銀花枇杷露
鮮銀花10g、鮮枇杷4個。將枇杷洗凈,切開去核并搗爛,入銀花后,開水沖泡,頻飲。
本品有清熱祛風(fēng),宣透止癢作用,適用老年皮膚瘙癢之屬風(fēng)熱外邪所致者。
4.芥末豬肚
豬肚400g、芥末20g、香菜10g。將豬肚洗凈煮熟,切絲后加調(diào)料,后入芥末、香菜末。
本品有補養(yǎng)氣血,祛風(fēng)散寒的作用,適用于老年人皮膚瘙癢癥之屬虛證、風(fēng)寒證者。
5.山雞姜絲肉
山雞肉300g、生姜50g。山雞肉洗凈切細(xì)絲,生姜切絲,先用溫油煎炒山雞肉,待半熟時入調(diào)料及姜絲,翻炒即可。
本品有補氣養(yǎng)血,祛風(fēng)散寒作用。功用同上。
6.蕹菜卷
鮮蕹菜300g、豬肉100g。先將蕹菜葉攤平,豬肉剁爛拌餡,放于蕹菜葉上,卷好蒸熟食用。
適用于燥熱型老年皮膚瘙癢癥患者。
7.赤小豆魚粥
鯽魚1條(約250)、赤小豆50g。先煮魚取汁,另水煎赤小豆做粥,臨熟入魚汁調(diào)勻(不入佐料)。晨起作早餐食之。
適用于老年人皮膚瘙癢之偏濕或濕熱型患者。本品有利小便除濕清熱作用。
8.土茯苓煲龜
烏龜1只(約250~500g),土茯苓200~250g。將烏龜放盆中,沖入熱水,然后洗凈,宰殺去內(nèi)臟、頭和爪,連龜甲同用。土茯苓先煮熬一小時,然后放入龜再煎3小時以上;吃龜肉,飲湯。
適用于皮膚瘙癢癥之濕熱類型及燥熱類型患者。本品有清熱解毒除濕作用。
9.銀耳羹
銀耳6g、冰糖15g。用溫水將銀耳浸1小時,摘去蒂頭,擇凈雜質(zhì),然后入鍋,加水適量,小火燉約2~3小時,待銀耳熟爛湯稠,兌入溶化的冰糖汁即可服用。
適用于老年性瘙癢癥之陰血不足之燥熱證或陰虛火旺證。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皮膚瘙癢癥除多由陰血虛衰所致,宜多食用滋陰養(yǎng)血之品外,又宜根據(jù)病人的具體情況服食不同的飲食。在一般情況下,應(yīng)盡量避免食入腥發(fā)動風(fēng)及辛辣厚味之品,如魚、蝦、蟹、羊肉、狗肉、蔥、蒜、辣椒、韭菜、酒等。如瘙癢入夜則甚,伴心緒煩躁者,宜選用鎮(zhèn)靜安神的食品,如蓮子、百合、棗仁、牡蠣、木瓜、橙等。
下列各類湯餐,可根據(jù)病情選食。
1.豬膚湯
豬膚500g、用白皮。從內(nèi)刮去肥者,令如紙薄,白米粉15g,白蜜30g。先用水煎豬膚煮至一半去渣,加白米粉及白蜜,熬香,和勻飲服,每天3~4次分服。
適用于血虛風(fēng)燥型的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的患者,每年秋末冬初常服,有預(yù)防或減輕病癥作用。
2.綠豆藕片
綠豆20g、鮮藕300g、鮮薄荷葉3片。將鮮藕洗凈去皮,綠豆泡好后,裝入藕孔內(nèi),蒸熟切片,鮮薄荷切碎,撒于其上,加調(diào)料后涼拌食用。
本品有補血清熱,祛風(fēng)止癢作用,適用于老年皮膚瘙癢癥之屬于血虛化燥者。
3.銀花枇杷露
鮮銀花10g、鮮枇杷4個。將枇杷洗凈,切開去核并搗爛,入銀花后,開水沖泡,頻飲。
本品有清熱祛風(fēng),宣透止癢作用,適用老年皮膚瘙癢之屬風(fēng)熱外邪所致者。
4.芥末豬肚
豬肚400g、芥末20g、香菜10g。將豬肚洗凈煮熟,切絲后加調(diào)料,后入芥末、香菜末。
本品有補養(yǎng)氣血,祛風(fēng)散寒的作用,適用于老年人皮膚瘙癢癥之屬虛證、風(fēng)寒證者。
5.山雞姜絲肉
山雞肉300g、生姜50g。山雞肉洗凈切細(xì)絲,生姜切絲,先用溫油煎炒山雞肉,待半熟時入調(diào)料及姜絲,翻炒即可。
本品有補氣養(yǎng)血,祛風(fēng)散寒作用。功用同上。
6.蕹菜卷
鮮蕹菜300g、豬肉100g。先將蕹菜葉攤平,豬肉剁爛拌餡,放于蕹菜葉上,卷好蒸熟食用。
適用于燥熱型老年皮膚瘙癢癥患者。
7.赤小豆魚粥
鯽魚1條(約250)、赤小豆50g。先煮魚取汁,另水煎赤小豆做粥,臨熟入魚汁調(diào)勻(不入佐料)。晨起作早餐食之。
適用于老年人皮膚瘙癢之偏濕或濕熱型患者。本品有利小便除濕清熱作用。
8.土茯苓煲龜
烏龜1只(約250~500g),土茯苓200~250g。將烏龜放盆中,沖入熱水,然后洗凈,宰殺去內(nèi)臟、頭和爪,連龜甲同用。土茯苓先煮熬一小時,然后放入龜再煎3小時以上;吃龜肉,飲湯。
適用于皮膚瘙癢癥之濕熱類型及燥熱類型患者。本品有清熱解毒除濕作用。
9.銀耳羹
銀耳6g、冰糖15g。用溫水將銀耳浸1小時,摘去蒂頭,擇凈雜質(zhì),然后入鍋,加水適量,小火燉約2~3小時,待銀耳熟爛湯稠,兌入溶化的冰糖汁即可服用。
適用于老年性瘙癢癥之陰血不足之燥熱證或陰虛火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