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痢初起法∶不問男婦室女妊娠小兒,皆能治之,無有不效。
白蘿卜二三斤,洗凈連皮,放石臼內(nèi)搗碎,絞取濃汁。如十歲以內(nèi)小兒,每日吃一飯碗,大又∶水晶糖四兩,如赤痢用濃苦茶一杯,白痢用姜汁一杯,赤白兼痢用濃茶姜汁各半杯,將水晶治噤口痢∶此系元氣虛極者。
人參(三錢)石蓮肉(炒二錢)黃連(二錢)鮮荷葉(一片)老黃米(一撮)水二鐘,煎六分,入木香末三分,和勻服。積未凈者,加山楂二錢,檳榔枳殼各七分。
又∶米粒不下,百藥不效者。
用五谷蟲焙干為末,每服二三錢,米湯下。
又∶不能飲食者。
用烏梅肉和蜒蝣搗爛成丸,含口內(nèi)片時,即能飲食。烏梅渣不宜咽下。
又∶蒼術(shù)甘草陳皮濃樸上各等分為粗末,用布包之,放在肚上,將熨斗盛火熨布上,逼藥氣入腹。病者覺腹中爽快治赤白痢并水瀉∶車前子(炒)紅曲(炒)赤石脂滑石上各等分為末,砂糖調(diào),每服三錢,滾水送下,一二服即效。
治赤白痢∶不論初起久痢俱可用。
柿餅一個,開一口,入白蠟三分在內(nèi),將紙包好扎住,以水濕透紙,放在灰火中煨熟食之,治赤痢∶木耳灰槐米灰紅曲灰砂糖調(diào),空心服。
治赤痢久不愈者∶初起者,宜先服通利清濕熱之藥幾劑,然后用此方。
用新鮮紅菱連殼搗爛,絞自然汁一飯碗,露一宿,加白糖霜少許,隔湯燉略溫,清晨空心服香參丸∶治痢極效,百發(fā)百中之藥也。
木香(四兩)苦參(酒炒六兩)上為末,將甘草一斤熬膏,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白痢姜湯下,紅痢甘草湯下,噤口痢砂仁治久痢如神∶用刀豆莢,飯上蒸熟,洋糖蘸食,一二日即愈。
又∶陳火腿骨(存性四錢)黃連(姜汁炒一錢)砂糖(炒干四錢)烏梅肉(五分)上共為末,將烏梅煮爛搗丸,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黃米湯下。
治久痢虛滑不禁∶可以實腸,里急后重腹痛者,不可服。
用臭椿樹皮根,切碎酒拌炒,為細末,用真阿膠,水化開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治久痢∶初起者不可服。
松花(三錢)地榆(二錢)干荷葉(二錢)臭椿樹根皮(一兩取向東南者去外粗皮)上為細末,白痢紅糖調(diào),紅痢蜜調(diào),紅白相兼蜜與糖調(diào),加溫水少許,每服二錢,忌面食葷又∶烏梅(四個略存性)白滑石(淘凈二錢)臭椿樹根皮(一兩取在土者剝凈皮曬干為末)上用陳米飯搗為丸,每服四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治痢方∶不拘赤白泄瀉痢至八九年者,三四服即愈。
香薷(二十兩)藿香(十兩)蘇葉(七兩五錢)木瓜(五兩)檀香(二兩五錢)木香(二兩)上為末,蜜丸彈子大,約重二錢,每服一丸,白痢淡姜湯下,紅痢木香湯下,其余開水下。
治久瀉久痢方∶陳石榴皮酸者焙干,研細末,每服三錢,米飲湯下,患二三年或二三月,百方不效者,服之治休息久痢∶但痢而后無重痛者。
用壯大豬小腸一條,不落水,將箸頂翻轉(zhuǎn),出腸中油膩穢濁刮下,但將刮下之物,在瓦上炙若翻治赤白久痢∶腹中不痛者。
桂圓(七個)粟殼(七個)荔枝(七個)建蓮(七粒去心)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朝服可以一日,晚服可以一夜不痢,親驗良方。
治毒痢方∶下膿血者是。
金銀花一兩,煎湯送香連丸三錢。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痢初起法∶不問男婦室女妊娠小兒,皆能治之,無有不效。
白蘿卜二三斤,洗凈連皮,放石臼內(nèi)搗碎,絞取濃汁。如十歲以內(nèi)小兒,每日吃一飯碗,大又∶水晶糖四兩,如赤痢用濃苦茶一杯,白痢用姜汁一杯,赤白兼痢用濃茶姜汁各半杯,將水晶治噤口痢∶此系元氣虛極者。
人參(三錢)石蓮肉(炒二錢)黃連(二錢)鮮荷葉(一片)老黃米(一撮)水二鐘,煎六分,入木香末三分,和勻服。積未凈者,加山楂二錢,檳榔枳殼各七分。
又∶米粒不下,百藥不效者。
用五谷蟲焙干為末,每服二三錢,米湯下。
又∶不能飲食者。
用烏梅肉和蜒蝣搗爛成丸,含口內(nèi)片時,即能飲食。烏梅渣不宜咽下。
又∶蒼術(shù)甘草陳皮濃樸上各等分為粗末,用布包之,放在肚上,將熨斗盛火熨布上,逼藥氣入腹。病者覺腹中爽快治赤白痢并水瀉∶車前子(炒)紅曲(炒)赤石脂滑石上各等分為末,砂糖調(diào),每服三錢,滾水送下,一二服即效。
治赤白痢∶不論初起久痢俱可用。
柿餅一個,開一口,入白蠟三分在內(nèi),將紙包好扎住,以水濕透紙,放在灰火中煨熟食之,治赤痢∶木耳灰槐米灰紅曲灰砂糖調(diào),空心服。
治赤痢久不愈者∶初起者,宜先服通利清濕熱之藥幾劑,然后用此方。
用新鮮紅菱連殼搗爛,絞自然汁一飯碗,露一宿,加白糖霜少許,隔湯燉略溫,清晨空心服香參丸∶治痢極效,百發(fā)百中之藥也。
木香(四兩)苦參(酒炒六兩)上為末,將甘草一斤熬膏,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白痢姜湯下,紅痢甘草湯下,噤口痢砂仁治久痢如神∶用刀豆莢,飯上蒸熟,洋糖蘸食,一二日即愈。
又∶陳火腿骨(存性四錢)黃連(姜汁炒一錢)砂糖(炒干四錢)烏梅肉(五分)上共為末,將烏梅煮爛搗丸,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黃米湯下。
治久痢虛滑不禁∶可以實腸,里急后重腹痛者,不可服。
用臭椿樹皮根,切碎酒拌炒,為細末,用真阿膠,水化開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治久痢∶初起者不可服。
松花(三錢)地榆(二錢)干荷葉(二錢)臭椿樹根皮(一兩取向東南者去外粗皮)上為細末,白痢紅糖調(diào),紅痢蜜調(diào),紅白相兼蜜與糖調(diào),加溫水少許,每服二錢,忌面食葷又∶烏梅(四個略存性)白滑石(淘凈二錢)臭椿樹根皮(一兩取在土者剝凈皮曬干為末)上用陳米飯搗為丸,每服四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治痢方∶不拘赤白泄瀉痢至八九年者,三四服即愈。
香薷(二十兩)藿香(十兩)蘇葉(七兩五錢)木瓜(五兩)檀香(二兩五錢)木香(二兩)上為末,蜜丸彈子大,約重二錢,每服一丸,白痢淡姜湯下,紅痢木香湯下,其余開水下。
治久瀉久痢方∶陳石榴皮酸者焙干,研細末,每服三錢,米飲湯下,患二三年或二三月,百方不效者,服之治休息久痢∶但痢而后無重痛者。
用壯大豬小腸一條,不落水,將箸頂翻轉(zhuǎn),出腸中油膩穢濁刮下,但將刮下之物,在瓦上炙若翻治赤白久痢∶腹中不痛者。
桂圓(七個)粟殼(七個)荔枝(七個)建蓮(七粒去心)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朝服可以一日,晚服可以一夜不痢,親驗良方。
治毒痢方∶下膿血者是。
金銀花一兩,煎湯送香連丸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