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類本草》 杉材

    作者: 唐慎微

    (杉樹_圖缺)

    微溫,無毒。主療漆瘡。

    陶隱居云∶削作柿煮,以洗漆瘡。無不即瘥。又有鼠查,生去地高尺余許,煮以洗漆多瘥。又有漆姑,葉細(xì)細(xì),多生石邊。亦療漆瘡。其雞子及蟹,并是舊方。唐本注云∶杉材木,水錫等謹(jǐn)按日華子云∶味辛。

    治風(fēng)毒,賁豚,霍亂,止氣。并煎湯服并淋洗,須是油杉及臭者良。

    圖經(jīng)曰∶杉材,舊不載所出州土,今南中深山中多有之。木類松而勁直,葉附枝生,若剌針?!稜栄拧吩啤?(音彼),(與杉同)。郭璞注云∶ 似松,生江南??梢詾榇肮撞?,作柱用作桶板,甚耐水。醫(yī)師取其節(jié)煮汁,浸捋香港腳,殊效。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方》云∶元和十二年二月得香港腳,夜半痞絕,脅有塊,大如石,且死,因大寒節(jié)一大升,桔葉(切)一大升(北地?zé)o葉,可以皮代之),大腹檳榔七枚(合子碎子),童子小便三大升,共煮取一大升半,分兩服。若一服得快利,即停后服。以前三死,真死矣。會有教者,皆得不死。恐他人不幸有類余病,故傳焉。又杉菌,出宜州,生積年杉木上,若菌狀。云∶味苦,性微溫。主心脾氣疼及暴心痛。采無時(shí)。

    斗門方∶治霍亂。用黃杉木劈開作片一握,以水濃煎一盞,服之,瘥。

    衍義曰∶杉,其干端直,大抵如松,冬不凋,但葉闊成枝。廬山有萬杉寺,即此杉也。

    作屑煮汁,浸洗香港腳腫滿。

    今處處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