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查古籍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習。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中風者,風氣中于人也。風是四時之氣,分布八方,主長養(yǎng)萬物。從其鄉(xiāng)來者,人中少死??;不從其鄉(xiāng)來者,人中多死病。其為病者,藏于皮膚之間,內(nèi)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經(jīng)脈,行于五臟者,各隨臟腑而生病焉。
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cè),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百壯;若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黃,此是心壞為水。面目亭亭,時悚動者,皆不可復治,五六日而死。
肝中風,但踞坐,不得低頭,若繞兩目連額上,色微有青,唇青面黃者可治,急灸肝俞百壯;若大青黑,面一黃一白者,是肝已傷,不可復治,數(shù)日而死。
脾中風,踞而腹?jié)M,身通黃,吐咸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百壯;若手足青者,不可復治腎中風,踞而腰痛,視脅左右,未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可治,急灸腎俞百壯;若齒黃赤,鬢發(fā)直,面土色者,不可復治。
肺中風,偃臥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視目下鼻上下兩旁下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肺俞百壯;若色黃者,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其人當妄,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尋縫,如此數(shù)日而死。
診其脈,虛弱者,亦風也;緩大者,亦風也;浮虛者,亦風也;滑散者,亦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