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諸病源候論》 十、自縊死候

    作者: 巢元方

    人有不得意志者,多生忿恨,往往自縊,以繩物系頸,自懸掛致死,呼為自縊。若覺早,雖已死,徐徐捧下,其陰陽經(jīng)絡(luò)雖暴壅閉,而臟腑真氣故有未盡,所以猶可救療,故有得活者。若見其懸掛,便忽遽截斷其繩,舊云則不可救。此言氣已壅閉,繩忽暴斷,其氣雖通,而奔迸運悶故,則氣不能還,即不得復(fù)生。

    又云∶自縊死,旦至暮,雖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則難治。此謂其晝則陽盛,其氣易通;夜則陰盛,其氣難通。

    又云∶夏則夜短,又熱,則易活。

    又云∶氣雖已斷,而心微溫者,一日以上,猶可活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