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諸病源候論》 十五、目茫茫候

    作者: 巢元方

    夫目是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腑臟虛損,為風邪痰熱所乘,氣傳于肝,上沖于目,故令視瞻不分明,謂之茫茫也。凡目病,若肝氣不足,兼胸膈風痰勞熱,則目不能遠視,視物則茫茫漠漠也。若心氣虛,亦令目茫茫,或惡見火光,視見蜚蠅黃黑也診其左手尺中脈,沉為陰,陰實者目視茫茫。其脈浮大而緩者,此為逆,必死。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yǎng)宣導,今附于后。

    《養(yǎng)生方·導引法》云∶雞鳴欲起,先屈左手啖鹽指,以指相摩,咒曰∶“西王母女,名曰益愈,賜我目,受之于口。”即精摩形。常雞鳴二七著唾,除目茫茫,致其精光,徹視萬里,遍見四方。咽二七唾之,以熱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