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癲者,卒發(fā)仆地,吐涎沫,口 ,目急,手足繚戾,無所覺知,良久乃蘇。狂者,或言語倒錯,或自高賢,或罵詈,不避親疏,亦有自定之時。皆由血氣虛,受風邪所為。人稟陰陽之氣而生,風邪入并于陰則為癲,入并于陽則為狂。陰之與陽,更有虛有實,隨其虛時,為邪所并則發(fā),故發(fā)癲又發(fā)狂。
又人在胎之時,其母卒大驚動,精氣并居,亦令子發(fā)癲,此則小兒而發(fā)癲者,是非關長因血氣虛損,受風邪所為。
又有五癲∶一曰陽癲,二曰陰癲,三曰風癲,四曰濕癲,五曰勞癲,此蓋隨其感處之由又有牛、馬、豬、雞、狗之癲,皆以其癲發(fā)之時,聲形狀似于牛、馬等,故以為名也。
俗云∶病癲人忌食六畜之肉,食者癲發(fā)之狀,皆悉象之。
《濟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而成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癲者,卒發(fā)仆地,吐涎沫,口 ,目急,手足繚戾,無所覺知,良久乃蘇。狂者,或言語倒錯,或自高賢,或罵詈,不避親疏,亦有自定之時。皆由血氣虛,受風邪所為。人稟陰陽之氣而生,風邪入并于陰則為癲,入并于陽則為狂。陰之與陽,更有虛有實,隨其虛時,為邪所并則發(fā),故發(fā)癲又發(fā)狂。
又人在胎之時,其母卒大驚動,精氣并居,亦令子發(fā)癲,此則小兒而發(fā)癲者,是非關長因血氣虛損,受風邪所為。
又有五癲∶一曰陽癲,二曰陰癲,三曰風癲,四曰濕癲,五曰勞癲,此蓋隨其感處之由又有牛、馬、豬、雞、狗之癲,皆以其癲發(fā)之時,聲形狀似于牛、馬等,故以為名也。
俗云∶病癲人忌食六畜之肉,食者癲發(fā)之狀,皆悉象之。